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作为美味寿司原料之一,金枪鱼的味道极其诱人,粉红色的色泽让人胃口大开,但幕后真相你知道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金枪鱼作为美味寿司的原料之一,目前市场在售的金枪鱼分为冰鲜、超低温及一氧化碳金枪鱼三种。金枪鱼的味道极其诱人,粉红色的色泽让人胃口大开,然而,冰鲜是极品,入口即化,有果冻的口感。而一氧化碳(CO)金枪鱼看起来新鲜,但可能已经开始腐败,食后影响身体健康。当你遇到颜色光鲜,食之却淡而无畔的金枪鱼肉时,可要多个心眼了——因为你可能在吃“煤气”。


有色诱,无味香?

不少爱吃金枪鱼的食客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看上去肉质鲜艳诱人,可吃到嘴里既无香味又无弹性?原来他们是被“CO金枪鱼”(一氧化碳金枪鱼)给蒙蔽了。

保鲜难“煤气”熏?

金枪鱼身娇肉贵,保鲜条件近乎苛刻,捕捞上岸后必须立即放入-60℃左右的超低温冷库中保存。受条件限制,有商家将冰鲜鱼块用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熏制后放置在密封袋中,待其肉色呈艳红色后,耳将其真空封存在-18℃左右的冷库中。这样处理过的金枪鱼肉看起敕鲜,却无法延长其保鲜期,即使腐败也难以看出。


一氧化碳熏制金枪鱼是一种保色技术,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流行,主要在一些低档次的饭店中消费。市场上流通的一氧化碳金枪鱼是指金枪鱼经过一氧化碳熏制后,然后真空包装,储藏在-25摄氏度左右,解冻后用来生食的金枪鱼。一氧化碳熏制金枪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肉质不变色,投放到市场以后,因为不易变色和普通温度也能够储藏流通的特点受到了销售商的欢迎。但是金枪鱼以生食为主,消费者在食用金枪鱼时主要是以颜色来判断鲜度,因此此保色技术极易训导消费者良莠不分,重者引起食物中毒。故日本在90年代初期已经全面禁止在市场上销售此种金枪鱼。

超低温储存的金枪鱼,其肉色一般呈红色或暗红色,浓淡相作光泽自然,解冻后触摸时有弹性,吃到嘴里具有金枪鱼特有的美味和香味;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其肉色呈粉红系列的人造色,颜色均匀而无光泽,常温下切开后会逐渐变白,解冻后无弹性和香味。价格便宜的金枪鱼,几乎都是“CO金枪鱼”。


“CO金枪鱼”的危害。

CO金枪鱼”虽然可以保持金枪鱼肉的颜色鲜艳,但是并不能真正起到保鲜作用。经过CO处理的金枪鱼即使已经腐败变质,其色泽也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因为价格低廉,“CO金枪鱼”一直被大量的日式料理店和自助餐店使用,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却很难进行区分,很容易吃到变质的金枪鱼而不自知。


(如上图,小编出海多次吃过钓友用刚上水马上刺身的金枪都未见过如此夸张鲜艳的色泽)


一氧化碳的危害:它跟血红蛋白的亲合力要比氧跟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强270倍。轻者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重者心跳加快,昏迷不醒,面色粉红,手脚发凉,如不马上抢救,就有死亡的危险。

腐败鱼肉的危害:在光鲜的外表下,腐败变质的鱼肉一旦生食,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疾病,严重的还会引起食物中毒,对肾脏、肝脏造成损害。

日本和美国都曾出现过食用“CO金枪鱼”中毒的案例。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已经全面禁售“CO金枪鱼”。欧盟也禁止用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出口到欧洲。


如何辨别“CO金枪鱼”?

冷冻状态下的“超低温金枪鱼”和“CO金枪鱼”单单通过肉眼很难区别。下面提供一些用来辨别“CO金枪鱼”的简单方法:


(1)拆封、冲洗。

拆封后的“超低温金枪鱼”呈冻肉色,即淡淡的粉红色表面有油感。而“CO金枪鱼”则呈鲜艳的粉红色,表面没有油感。


(2)解冻。

常温解冻一段时间(5~10分钟)后,“超低温金枪鱼”的鱼肉具有一定的弹性,颜色开始变的有光泽、有油性、呈现出自然的玫红色或者粉红色。而“CO金枪鱼”的颜色依旧没有很大变化、没有光泽、没有油性。


(3)切片。

常温解冻约1个小时以后,可以进行薄切片。“超低温金枪鱼”的切片,有光泽、透光,肉质紧实。而“CO金枪鱼”的切片无透光感、肉质松弛。


(4)品尝。

“超低温金枪鱼”的肉质紧实,吃到口中有淡淡的咸味,有着金枪鱼特有的味道,口感爽滑。“CO金枪鱼”的鱼肉则显得很水性,无弹性,没有金枪鱼的味道,还会有浓重的腥味。


让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因为贪图价格上的便宜而损害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能够真正的吃海洋臻品我们理应对“CO金枪鱼”说“NO!”。补充一句,想吃到新鲜金枪鱼的朋友,要么自己出海钓,要么最好找身边认识的钓友购买第一手最新鲜的金枪鱼。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