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东宁故事——界河渔村心神怡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东宁人点上方“蓝字”东宁事早知道!


一滴甜雨夹在最后的雪中,扑向黑土的怀抱;一声燕鸣乘着温煦的阳光,衔来久违的春风;睡了一个冬季的冰河,冲腾起对大海的向往,哗刺刺,咔啦啦,借来天庭的雷声,挣断冬的肆虐,放飞冰排。


单这一滴甜雨、一声燕鸣、一条冰河,就让我憋闷了一个冬季的心感动,眼睛怯怯地迎接久违的灿烂的阳光,我幸福得满脸泪水。


于是,我们向着中俄边境线,向着界河——瑚布图河进发。


最数野草迫不及待,匆匆钻出大地胸怀;最数布谷担心农事,残雪中“布谷——布谷——”地催促农事。瑚布图河北岸群山的肩头,盛开着红艳的杏花,芬芳着娇媚的香。野草,野花,野鸟,让我惊喜不已——那河谷两岸的平原,农人的吆喝声,耕牛的哞哞声,赶牛的鞭哨声,痛快的犁铧翻开黑土的欢叫声,勾勒出瑚布图河下游欢闹喧哗的春天。这里洁净的空气,高远的蓝天,灿烂的野花,神秘的界河,农人的耕作,无不让人感动。


滩头鱼,瑚布图河最尊贵的客人,头顶着冰排回归了。看吧,金红色的身段那么鲜亮,金红的脑袋那么俏皮。啪啪拍响沙滩的习惯尚还未改,逆水潲头的习性不减当年。


哦,美丽的滩头鱼儿,你终历尽千辛万苦,游回到了祖籍东宁。


在瑚布图河的河谷岸边,有无数沙滩和柳丛,每到滩头鱼繁殖的季节,它们就会头顶冰排游回到瑚布图河的浅滩交配、产卵、繁殖后代。滩头鱼的尾巴煽动,把浅滩弄出一个坑,然后在坑里产卵,然后用尾巴煽动沙子将卵埋上。雌雄滩头鱼就守护在河滩里,等待鱼卵孵化出小鱼儿。很快,小鱼苗儿出世了。守护在旁边的雌雄滩头鱼,已不吃不喝多日,最后饿死在小鱼苗儿出世的前几天。小鱼苗儿出世时,父母的身体已腐烂。它们父母采取自戕的方式结束生命,是用自己的身体喂养子女长大。子女们把父母的肉身吃光时,小鱼苗儿也可以灵活地游动,快速地觅食——具备了自我生存的本领。


小鱼苗儿沿着父母当年的足迹,顺瑚布图河游到太平洋。三年后,在太平洋的风浪里长大的滩头鱼,逆着瑚布图河洄游到它们出生的浅滩交配、产卵、牺牲------


据说世界上只有两条河流出产滩头鱼。因此凭了物以稀为贵,开河后,顶着冰排上来的金鳞金翅的东宁滩头鱼,体重不到8两却卖到180元一条呢。


因了滩头鱼的名贵,捕鱼者便多,便不断有渔人往河流下游截捕。最后,渔人都集中到了瑚布图河下游处的“下水磨”这个地方。因为再往下游,就是俄罗斯国土。

“下水磨”处在国界上,是闻名全国的滩头鱼捕鱼区,是著名的“界河渔村”。

“界河渔村”成了人们品尝滩头鱼的地儿——十几家专做滩头鱼的小酒店,全都是古朴漂亮的白桦搭建的农家小院。食客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拥拥塞塞,热热闹闹。食客们可以自己到渔船上挑选鱼儿,或者直接到鱼网上摘下鱼儿供自己品尝。


   “界河渔村”吃的是全鱼宴,主菜是滩头鱼,然后是界河出产的细磷鱼、柳根儿鱼、鲫瓜子鱼、葫芦片子鱼、鸭绿鱼、泥鳅鱼、鲇鱼、河蟹、甲鱼等。再就配以山野小菜,纯粹是天然绿色食品——如柳蒿芽、婆婆丁、小根菜、蕨菜、刺老芽、黄瓜香、薇菜、针松茸、扁鸭嘴儿、野韭菜等。这些野菜不用大油烹炒,用瑚布图河水放锅里一煮,捞出来蘸酱吃。酱是东宁县出产的优质黄豆做的,特别地道。


夕阳西下,天水一色。傍晚十分,落霞与群欧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神秘界河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下,渔船往来穿梭捕捞,鱼鹰翩跹翱翔舞蹈。微风轻轻吹皱一河春水,绿柳婆娑,婀娜多姿。夜色笼罩了瑚布图河,给界河凭添了许多神秘,河面上、河岸边,堆堆、拢拢的渔火,便燃烧起来。渔火照亮了界河,照亮了河谷,远远望去,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神神秘秘,美不胜收。


在这里,绝没有生存的压力和对尊严、自有的恐惧,只有自然情感的流露与宣泄。你可以参与耕作,可以参与捕捞,可以随意地在山脚边、河岸边采摘野菜,也可以自己烹调------围着篝火,欢快地舞蹈,歌唱。


我为我们的农民们高兴,这里没有高山大川,没有飞瀑海涛,没有名胜古迹,只有中俄界河。可是,我们勤劳聪明的农民们,就把这里的旅游做活了,做火了。我想,这不能说不是中国农民的幸事,也不能不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幸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