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精典养殖】搞好鱼苗下塘时的水管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按传统的养殖模式,鱼苗下塘有肥水下塘和清水下塘之分。所谓肥水下塘,是指在鱼苗下塘前对池水进行肥水处理,当鱼苗下塘时刚好有大量的适口生物供摄食。此法的优点是鱼苗大量摄食适口饵料,既提高体质,又节省饲料,缺点是水体肥瘦程度难以控制,水体过肥易引发气泡病。所谓清水下塘,是指在鱼苗下塘前不对池水进行培育,保持清水状态,鱼苗下塘后通过泼洒豆浆给鱼苗提供适口的食物,同时没有被摄食的豆浆也可以达到肥水的目的。此法的优点是鱼类摄食人工饲料,水体肥瘦和投喂量便于人为控制,缺点是鱼苗仅摄食豆浆颗粒,远不如摄食天然的鲜活开口饵料营养全面。


鱼苗下塘到底是清水好还是肥水好?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笔者认为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好。


投放鱼苗前15天左右,对鱼苗塘进行彻底清理消毒,57天后注水0.8米深,然后在池子四角堆放发酵好的鸡粪,让水刚好淹没鸡粪,鸡粪用量为每亩水面200公斤。在鸡粪入水34天后,在鸡粪的表层水域及周边水域泼洒活化的利生素(利生素用5%的红糖水活化67小时即可),同时用钉耙搅动粪堆,以促使利生素和鸡粪颗粒充分结合,34天后待水色稍变绿时即可投放鱼苗。


鱼苗下塘后水色不是太绿,可以在头几天泼洒适量(逐日减少)的豆浆,同时密切观察水体中“鱼虫”(即鱼苗能摄食的大型枝角类水生动物)的数量变化,当水体中出现成群的“鱼虫”时就可以停止投喂豆浆。在这一阶段,也要经常用钉耙耙动鸡粪堆,以利于鸡粪的营养成分充分散失到水体中供水生生物和鱼苗摄食。当发现鱼苗很少在水面摄食水生动物(说明水体中的水生动物已无法满足鱼苗的摄食需求),可以在饲料台投喂破碎的全价配合饲料,待鱼苗开始摄食破碎的全价配合饲料,就要停止水体的肥水培育。


如果在鱼苗下塘前错过施基肥的机会,也可以在后期追施发酵好、且与活化好的利生素掺在一起用水稀释的畜禽粪便。


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培育鱼苗,可以节省50%的饲料投入,而且鱼苗的体质和成活率也高于传统的培育方法,有兴趣的养殖户不妨一试。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