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物学特性
学习掌握黄鳝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实施相应养殖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在未具体涉及养殖技术前,有必要对黄鳝的生物学特性作一概略介绍。
第一节 形态特征
1、黄鳝的外部形态有何特征?
黄鳝体形细长,前段呈圆筒状,后段较侧扁,尾端渐尖细,外观似蛇形。与一般鱼类相比,黄鳝体表无鳞,属无鳞鱼。外观看不到背鳍、臀鳍,也没有胸鳍和腹鳍。黄鳝头大,眼睛小。鳃严重退化。体色有黄色、棕黄色、青黄色、青棕色、棕红色、泥黄色等,有的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其体色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腹部色淡偏白。游动时主要靠肌节有力伸屈,作波浪式泳行。黄鳝上下颌较长,口裂深,能吞食较大食物。
2、黄鳝的内部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
黄鳝全身只有一根脊椎骨,无肌间刺。腹腔膜褐黑色。肠短,无盘曲,短于体长,具肉食性鱼类相似特征。肠中段有一缩小处,将肠分为前肠和后肠。体内无鳔(即鱼泡),因而黄鳝不能像其它鱼一样停留在任意水层。黄鳝的鳃、口咽腔和皮肤都具有呼吸功能,可直接呼吸自然界的空气,因而可离水较长时间而不会死亡。黄鳝的鳃丝很短,在夏季等水温较高,黄鳝的代谢旺盛时,黄鳝常常将头伸出水面,张口吸入空气,依靠口咽腔直接进行呼吸;而黄鳝冬季低温冬眠时,则主要依靠皮肤进行微弱的呼吸。黄鳝的心脏离头部较远,约在鳃后5厘米处。
第二节 生活习性
3、黄鳝的地理分布情况怎样?
黄鳝属亚热带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南部的中国、朝鲜、日本、泰国、越南、绚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都有出产,但以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资源量最丰富。但是,由于黄鳝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各产区的人工大量捕捉,一些地区甚至发展到使用剧毒农药进行毁灭性捕捉,加之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我国的黄鳝野生资源由60年代的每亩年产6公斤下降到每亩年产量不足0.5公斤。国内目前除四川、湖南、湖北尚有一定数量分布,其它地区的野生黄鳝资源已被大量破坏。据江苏淡水研究所的有关专家预言:4-5年后野生黄鳝资源将可能步野生甲鱼、螃蟹、乌鱼、鳗鱼等后尘,野生资源奇缺而只能主要依靠人工养殖供应市场。
4、黄鳝对温度有何要求?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适宜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5℃时,黄鳝吃食量明显下降,10℃以下时,则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高于32℃),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黄鳝对水温的骤然变化也非常敏感,因而在人工养殖中,若对水温调控不当时常会导致黄鳝患上感冒病。
5、黄鳝需要光照吗?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这一特性有利于逃避敌害,也是其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据试验,将黄鳝置于没有丝毫遮荫物的水池中,同时保持水温不变,连续观察几天,黄鳝吃食活动并无异常,但持续10天以上的连续光照,黄鳝表现为烦躁不安,聚集池角翻转,发病率很快上升。这说明,紫外线对黄鳝具有伤害作用,在人工养殖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在阴暗的环境下生活。
6、养黄鳝必须要用泥土吗?
黄鳝依靠泥土打洞穴居是为了达到逃避敌害,避免高温和延续后代的目的,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但这一习性并非不能改变。实践证明,在养殖池中投放根须丰富的水草代替泥土,是完全可以使黄鳝放弃钻泥而乐意长期栖息于水草丛中。但笔者通过对其繁殖状况的对比,仍发现无土池中的黄鳝繁殖率不高,故建议大家在进行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鳝苗时,仍采用有土池为佳。不过,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改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无土繁殖终将取代有土繁殖。
7、黄鳝对水深有何要求?
当黄鳝在摄食、运动和气温较高时,它必须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为主,而其体内却没有其它鱼类的鳔结构。因此,一旦水位过深,它必须消耗体力游到水表层呼吸,这显然不利于黄鳝的栖息,所以黄鳝一般栖息于浅水区。所以鳝池水深一般根据黄鳝的大小,以20-30厘米为宜,在深水区域里,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的话,黄鳝便能借助水草而栖息于水面下30厘米以内的区域中,此时池水的深度对黄鳝的生活基本不造成影响。这就是网箱养鳝时池水深达1-2米,土池养鳝池水深达1米而居然可以正常生长,这主要是漂浮于水面的水草给黄鳝栖息于接近水面的环境提供了方便。
第三节 食性及生长
8、黄鳝会大吃小吗?
人们习惯认为黄鳝有严重的自相残性,但据我们实验,在黄鳝喜食的饲料中掺入绞碎的黄鳝肉,则黄鳝就会出现拒食现象,这充分说明黄鳝的自相残杀只有在极度饥饿状态下才会发生。而且,据我们观察,其大小差距一般要在5倍以上,比如同池饲养的大鳝达50克以上,而小的不足10克。我们曾在一个养有100克以上黄鳝达50公斤的鳝池内投入50条,条重40-50克的黄鳝,正常投料饲养一个多月,排干池水清理,发现较小的50条黄鳝一条不少,这充分应证了前面论断的正确性。但同时我们发现,投进去的50条黄鳝比投入前瘦了许多,而且总重量比原来下降了近20%。而据我们平时投料后的观察,发现个体较小的黄鳝根本不敢上前抢食。这一情况若持续发生,势必导致同一池的个体悬殊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在养殖时一定要实行大小分养,并尽量使其大小个体悬殊不超过一倍。不少朋友反映他们在山粪池或蓄水池中放入了不少自己捕捉的黄鳝,可到年底捕捞时却发现仅仅剩下可怜的几十条甚至几条,这主要是因环境不科学而导致了黄鳝
大量死亡或下暴雨时水位上涨黄鳝逃逸所致,并非仅仅因为黄鳝与其它肉食性鱼类(如乌鱼)一样具有互相残食习性所致。
9、黄鳝的消化系统有何特殊性?
黄鳝的肠道无盘曲,呈直管状,总长度约占体长的五分之四,这一结构与肉食性鱼类的特征想似。其消化特点是:对植物蛋白和纤维素几乎完全不能消化,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能有效消化,因此任何使用植物性饲料饲养黄鳝的企图都是对黄鳝的消化机能缺乏了解的表现。但另一方面适度植物性饲料的添加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摄食强度。黄鳝的新成代谢缓慢,反映在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消化液分泌量少,吸收速率低。这一特性对养殖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严重抑制了增重速度。然而这一特性并非不可改变,在定时投喂和人为添加消化促进剂的激活下,消化系统可很快变得极为活跃,就可达到促进进食,增重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10、黄鳝喜欢吃什么样的饲料?
据试验,黄鳝敏感且最喜欢吃食的食物顺序依次是:蚯蚓、河蚌肉、螺肉、蝇蛆、鲜鱼肉等,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黄鳝的食物组成有些不同:仔鳝吃食蛋黄、水丝蚓和蚯蚓;幼鳝吃食水丝蚓、蚯蚓、轮虫、枝角类、孑孓;成鳝主要摄食蚯蚓、小杂鱼、螺肉、蚌肉、小虾、蝌蚪、小蛙和昆虫等。为了解决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和成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1、黄鳝的吃食有何显著特点?
黄鳝吃食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对蚯蚓的特别敏感性。黄鳝对蚯蚓的腥味天生特别地敏感。水中的蚯蚓能被周围数十米远的黄鳝嗅觉到,并且十分喜爱吃食。所以,我们认为,要成功地养殖黄鳝,就有必要先把蚯蚓养好。虽然我们不主张主要依靠蚯蚓来养殖黄鳝,但为了达到顺利开食,驯化吃食配合饲料及增进黄鳝的食欲,故我们要求养殖户在开展黄鳝养殖的同时,最好人工养殖一定数量的蚯蚓。二是贪食性。由于黄鳝在野生状态下饲料无法得到保证,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因而养成了暴食暴饮的习性。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尤其是在单一投喂蚯蚓或蝇蛆,在吃食旺季,黄鳝一次摄入的鲜料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左右。过量的摄入食物往往容易导致黄鳝的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等疾病。而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三是拒食性。黄鳝的摄食活动依赖于嗅觉和触觉,并用味觉加以选择是否吞咽。对无味、苦味、过咸、刺激性异味饵料均拒绝吞咽,尤其是对饲料中添加药品极为敏感。这也是一些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敌百虫或磺胺类药物等气味明显的药物来治疗鳝病而不见效的根本原因。四是耐饥饿性。即使是在吃食的高峰期,黄鳝饥饿1-3个月也不会饿死。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黄鳝体质减弱易诱发疾病和发生大鳝吃小鳝的情况。
12、黄鳝对配合饲料有何特殊要求?
黄鳝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然而摄食机率、强度和持久性则因配合饲料的成份及其制作工艺呈现不同的特点。能达到使黄鳝稳定摄食的配合饲料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腥味,细度均匀,柔韧性好,饲料形状为条形。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为严格,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改变其食性。因此,在饲养黄鳝的初期,必须在短期内做好驯饲工作,即投喂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增肉率高的配合饲料。
13、黄鳝的摄食方式如何?
黄鳝的摄食方式为啜吸式。对小型食物张口啜吸吞入,而对大型无法一口吞入的食物即以口咬住或剧烈左右摆动,或咬住食物全身高速旋转,使食物断裂后吞入。黄鳝主要靠嗅觉、触觉和振动觉觅食。当食物落入水中或由活饵引起水体振动时,黄鳝游至饵料、猎物,并以啜吸方式将其摄入口中。 14、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黄鳝的生长速度受品种、年龄、营养、健康和生态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总的情况是,野生黄鳝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综合各地的实验观察数据及我们的观察,一般5-6月份孵化出的小鳝苗,长到年底(吃食到11月份停止),其个体体重仅5-10克;到第二年底仅重10-20克;到第三年底体重50-100克;到第四年底体重100-200克;到第五年底体重200-300克;到第六年底体重250-350克;六年以上的黄鳝生长相当缓慢。体重500克的野生黄鳝一般年龄在12年以上,且极为少见。国内有资料记载的最大的野生黄鳝为体重3公斤左右。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采用优良的品种并配以科学的饲喂方法,5-6月份孵化的鳝苗养到年底,单条体重可达50克左右,能够达到市场收购的大规格标准,完全实现当年养殖当年上市,若第二年继续养殖,则个体体重可达150-250克,第三年可达350克左右,400克以上生长缓慢。
第四节 繁殖
15、什么是黄鳝的性逆转?
黄鳝具有极为罕见的生理现象—性逆转。黄鳝从孵出到产卵,都为雌性个体。但产卵以后,其卵巢都会慢慢转化为精巢,以后就产生精子而变为雄性。几乎所有的雌性黄鳝一经成熟产卵后,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终身雄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16、如何识别黄鳝的雌雄?
据观察,一般野生黄鳝在体长24厘米以下时都是雌性,体长42厘米以上的黄鳝都是雄的,24-42厘米之间的黄鳝有雄的也有雌的。人工养殖的黄鳝由于营养供应充足且品种有异,而出现超乎寻常的体长,故不能依靠以上标准来作大致判定,而应以年龄来作基本判定:一般两年龄以内的都是雌鳝,3年以上的一般都是雄鳝。雌黄鳝头部细小,不隆起,背部是青褐色,没有斑纹花点,有的时候能看见3条平行的褐色素斑;身体两侧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变浅,褐色斑点细密而且分布均匀;腹部呈浅黄或淡青色;腹部肌肉较薄,繁殖时节用手握住雌鳝,将腹部朝上,能看见肛门前面肿胀,稍微有点透明;雌鳝不善于跳跃逃逸,性情较温和。雄的黄鳝头部相对较大,稍微鼓起,背部一般由褐色斑点形成3条平等的带状纹,身体两侧沿中线分别可见1行色素带,其余的色素斑点均匀分布;雄的黄鳝腹部呈土黄色,个体大的呈桔红色,腹部朝上,膨胀不明显;解剖腹腔,未成熟的精巢细长,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点,性成熟的精巢,比原来粗大,表面有形状不一样的黑色素斑纹。 17、黄鳝一年产卵几次?
黄鳝为一次怀卵,分批产卵,可产卵1-3次,据我们实践观察,80%左右的黄鳝只产一次卵,有约20%的黄鳝会产两次卵;极个别的黄鳝会产三次卵。产卵次数多,而总的产卵量却没有增加,因而人工养殖实践中,我们采用口服催产药物的方式,尽可能让黄鳝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产卵,从而使繁育的鳝苗批量增大,方便集中管理培育。
18、黄鳝的产卵量有多大?
黄鳝是一种产卵量较少的鱼类,每条雌鳝仅怀卵几十粒至几百粒不等。人工养殖培育的鳝种,由于其开产时较野生鳝个体大,因而其怀卵量相对较大,一般怀孕量可达300-800粒,经人工专育的鳝种,其单条怀卵量可达1000多粒,最高可达2000粒左右,一般的常规鱼类,其怀卵量少则万粒,多则达几十万粒甚至几百万粒,故大多采用人工繁殖鱼苗,而黄鳝的单条怀卵量太少,且催产药物的用量一般为其它鱼类同体重的6倍左右。进行全人工繁殖的药物和人工成本太高,加之技术性较强,因而国内目前尚没有大批量生产以缓减鳝苗紧缺状态。
19、黄鳝的繁殖有何特性?
同其它许多肉食性鱼类一样,黄鳝在产卵前具有占区筑巢的特性。一旦即将产卵的黄鳝确定了自己的产卵区域,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将会禁止其它黄鳝进入,一旦发现有入侵者,就会发生打斗。若该鳝不能绝对保卫其产卵区域的安全,则会重新选择产卵区域。若即将产卵的黄鳝几经选择,均无法寻找到它认为安全的产卵区,那么,它将会不产卵而随着产卵季节的结束而将卵粒慢慢地吸收掉,这种未能产卵的黄鳝会在第二年像其它产过卵的黄鳝一样,逐渐转化成为雄鳝。为了使黄鳝能够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安全产卵区,尽量多让黄鳝产卵,因而在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时,每平方米鳝池所投放的种鳝不要超出10条。黄鳝只能从雌性转变为雄性,而不能从雄性再转化成雌性。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若同批黄鳝中没有雄鳝,便有部份雌鳝会提前转化成雄鳝,而与同批的雌鳝进行交配。
20、黄鳝繁殖时的雌雄配比如何?
黄鳝在繁殖季节中,其雌雄配比大致是:当雄鳝体重大于雌鳝体重时,为一雄多雌;一般为1雄2雌或3雌;当雄鳝与雌鳝体重相近时,为1雄1雌;当雄鳝体重小于雌鳝时,为1雌多雄。
21、黄鳝是如何繁殖幼苗的?
每年,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鳝常在乱石、洞穴、杂草堆或水生植物等的附近吐出泡沫为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其中。与此同时,雄鳝排出精液使之受精,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在水面孵化,水温20-28℃时,约7天左右鳝苗即而出。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则有护卵习性。一直要守护到黄鳝苗孵出,其卵囊消失,并能自由觅食为止。
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或兼性偏雄性黄鳝则有护卵习性。一直要守护到黄鳝苗孵出,并待其卵囊消失,能自由觅食为止。
第二章 黄鳝的网箱养殖
网箱养鳝“十二式”
2014年9月28日,应 《当代水产》杂志社邀请,泱盛生物技术总监赵宇江于“当代水产QQ群”进行技术交流,现将交流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当前处于黄鳝放苗阶段的养殖户有所帮助。
实录内容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当代水产》,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够和大家做这样的交流。中间有任何问题的话大家可以私信给《当代水产》的小编们,然后由他们按照顺序再发给我,在后面的互动环节进行回答。
然后正式开始之前,我有两点说明,因为这里面有一些我之前的同事和我现在的同事,,我希望大家把这个提问的机会留给其他一些新的朋友,熟悉和认识我的人,可以私下里再交流。
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叫网箱养鳝十二式,这是我多年来在市场上总结出来的关键点。当然要把黄鳝养好,肯定不止这十二式,但是如果把这12式做好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第一式:养殖水体的选择
养殖水体的选择这个是对于我们新的养殖户来说的,最早在09年结束的时候,有很多人吃过这个亏。因为09年的时候正处于黄鳝养殖的上升阶段,很多人跟风养。在江西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在鄱阳湖的支流里面养,那个湖面很开阔,结果把网箱放下去以后,被大风全部吹倒了。
所以黄鳝养殖不能选择太空旷的水面,因为风很大容易把网箱刮倒。这是为什么养殖水面不宜选择太大,特别是针对我们第一年养的。然后这个水深方面,建议不要太深也不能太浅,一般我们建议最好1.2~1.5米,为什么不能太深?水太深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水温起的很慢,养殖黄鳝一般情况下在七月份开始放苗,如果水温越高,它的摄食好一些,这就是水为什么不能太深。
那为什么水不能太浅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遇到极端的高温天气,今年没有高温天气,但是如果遇到那种极端的高温天气的年景,黄鳝的摄食量会下降,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停食。所以水不能太浅,最浅也要超过一米,如果是比一米还浅就很危险。
但是我们实际在下面做服务的时候,经常会有养殖户反应,去年的时候我水深70~80公分,也养的蛮好。这种情况其实只是属于个案,个案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具有普遍性,因为他在当年那种情况下,也许温度不高,也可以养的蛮好,但是如果遇到那种极端天气,水太浅,肯定摄食量会下降,甚至停止摄食。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水太浅的话,到了十月份十一月份,降温太快,或者是天气变化比较剧烈的时候,对黄鳝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养黄鳝的水不能太浅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二式 网箱大小的选择与设置
现在网箱的大小,总体趋势是逐渐趋于小型化的。在我们刚刚开始养黄鳝的时候,10个方,12个方都有。但是现在超过8个平方的都很少了,现在基本上是5~7个方比较多。但是各个地方的有所差异,就是我们华中区的不同省份,他们网箱的大小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为什么这个网箱趋于小型化呢?这个跟黄鳝的行情有关系的。因为在09年之前,很多养黄鳝的不叫养黄鳝,叫暂养。那个时候,这个苗种价格是10多块钱,暂养到年底,他的价格可以到20块钱,甚至30、40,你的黄鳝即使一斤都不长,还是挣钱的。所以那个时候的网箱都很大。但是现在基本是倒着了,我们现在的苗种是30多、40多,然后卖的时候呢,按去年的行情一般也就是20~30块钱。
这几个省里面,养殖水平最高的应该还是湖北,然后是江西,最后才是湖南。这里我就把自己了解的这几个省养殖的情况大致介绍一下。湖北现在主要集中仙桃,仙桃肯定是最多的,然后就是潜江有一部分,,洪湖有一部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湖北靠近黄冈那边,黄梅黄鳝养得也是很好的,这是我们湖北的情况。
然后的话湖北的苗种,一部分来源于本地,一部分来源于安徽。湖北这边有一个特点就是,仙桃、洪湖、潜江一带,单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比较小,一般100~200口网箱。
湖北的像黄冈地区的网箱规模要大一点,1000口、2000口,500口左右的也比较多。这个是和仙桃区别比较大的一个地方。
江西的养殖主要集中在进贤地区的三里镇,上饶地区的瑞洪镇、还有鄱阳也是比较多的,南昌地区也有一些。
江西这边大部分的苗是来源于安徽的,本地苗很少。江西本身离安徽比较近。另外江西这边的养殖特点也是300~400口比较多。
湖南这边相对养殖水平还是要低一点,现在制约他们的因素,主要还是苗种的问题。这边在2011年的时候,很多人从安徽拉苗,死亡率很高。因为安徽和湖南还是距离稍微远一些,从这点来讲湖南这边的话相对来说条件比较不利些。
我们这三个省的大致养殖情况就这样,因为我们群里有很多人做渔药的,大家可以了解下相关信息。每个省的养殖模式也好,规模也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按湖北来说,仙桃和黄梅、黄冈的差别都很大。
然后我们这个网想的设置也很关键。一亩水面放20~25个网箱(6个方的标准网箱),6个方的是主流,如果放得多了的话,特别是到了后期,水质会出现问题,而且出现问题以后很难调整过来,所以我们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有很多养殖户会反问,我去年搞得很多,也也成功了,这个原因你还应该再想一下,原因在于你是第一年养。
我们很多养黄鳝的养殖户都会觉得,黄鳝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养,我第一年养就养得蛮好。其实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黄鳝第一年养是很容易成功的,但是,池塘养过三年以后,基本上成功率就开始下降了,养过三年以上的黄鳝塘,就是再养四大家鱼也不是那么好养,那这个塘就要特别特别注意了。
另外网箱之间也要有一定的间距,我下面有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是在2010年在江西看到的,相对比较大的一个人工挖的池塘。这里网箱的设置需要注意的,一个是走船的一排,要有一定的间距,同时,网箱与网箱之间也要有一定的间距。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网箱要顺着我这个标箭头的方向,最好是顺着风的方向,一般是南北走。这样的话,有利于什么有利于网箱里面有害气体的散出。因为黄鳝网箱养殖到一个月以后,晚上就会开始发臭,如果通风好一些,有害气体就更容易散发出来。
第三式 水草的选择
水草的选择,如果是接触过黄鳝的,可以不讲的,这里我可以讲快点。现在主流的就两种:一种水葫芦,一种水花生。这两种草其实是各有利弊的。现在湖北大部分用的水花生,江西则以水葫芦为主。这两种草都可以把黄鳝养好,但它们都是各有优缺点。
上面是水花生,这是我们水草里广泛应用的。然后大家可以看这个图片,网箱纵向的距离是够的,但是横向距离是不够的,这个网箱设置有点密了。
水花生的优点是到了养殖后期,草基本不怎么烂,即使烂了,还有梗子,不怎么坏水,如果是养隔年苗的话,建议用水花生。它的缺点是,有肉虫,那个肉虫学名叫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是肉虫多的话,可以把整个水花生都啃光。这就是水花生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然现在如果把这个肉虫预防在前面,也可以基本完全解决。
这个就是我们草上面的肉虫,大家当发现这个草上面有很多洞的时候,就开始要打药了。当我们发现虫很多的时候再打就迟了,而且对黄鳝不好。我们选的药是5%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铵盐,这是一个农药,15g一小包,最好用五十斤水然后用喷雾器喷300个平面,不是平方。
在这里插一点,现在网箱里的水草控制在三分之二是最好的,不能让网箱遍及水草。黄鳝入箱养殖35天左右的时候,网箱里的水草已经很茂盛了。这时我们就要开始捞了,保持网箱里的水草始终在三分之二左右就够了,这样比较有利于网箱里面有害气体的散出。
还有一种水草是水葫芦,水葫芦在江西是用得比较多的。从09年开始用到现在,养得还不错。水葫芦的优点是,前期的遮荫效果是比较好的,缺点是到后期特别坏水。可以看我的第二张图里,水葫芦它的结构,它下面的葫芦是海绵组织,到后期烂了之后,就没什么东西了,全都烂到水里了,对水质的影响特别坏。
我的建议的话还是,水花生是首选。水花生就不需要做食台。我的第二张图是水葫芦做的食台,把饵料放在食台里面,让黄鳝过来吃。
这个油草大家了解下,其实现在用这种的也很少了。10年的时候有一部分人用这个,但是基本上养不好。为什么养不好呢,因为油草容易板结,那些有害气体譬如氨气等是散发不出来的。现在基本没有用油草的。
第四式 放苗前的准备
其实我们后面这些才是更重要的,我讲的这些观点,可能会跟我们养了多年黄鳝的人发生冲突,但是也会分享一些养得非常好的人的秘诀,希望大家能够有收获。
放苗前的准备,水草入箱以后,前期的杀虫消毒是很关键。杀虫除了杀肉虫,还要杀蚂蝗。当然前期把虫杀到位以后,基本不用担心后期有蚂蝗。我这个图里摆的是野生药用的蚂蝗,真正黄鳝身上的蚂蝗是小蚂蝗,像米粒一样大小,是很难杀的。
对于那种蚂蝗,目前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方法。有些时候蚂蝗杀死了,鳝鱼也死了,甚至是鳝鱼杀死了,蚂蝗还没死。所以前期水草入箱之后就开始杀虫,这个很关键。
杀虫剂的推荐是菊酯类加敌百虫,这两个毒性也比较强,剂量适当放大一点,放一倍也没问题。但是最好不要用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对水草的影响比较大,今年我也遇到一例,用了硫酸铜前期杀虫之后,水草发黄,黄鳝入箱以后都一个月了,水草长得都还是很不好,所以还是不要用硫酸铜。
消毒,有碘制剂、戊二醛、二氧化氯等都可以用。然后特别注意的,在鳝鱼入箱之前的三到五天,一定要解毒。前期的消毒杀虫一定要做到位,但是一定不要少的环节是解毒。很多养殖户把解毒这个环节漏掉了。如果解毒不彻底,黄鳝入箱以后,开口就会很慢。所以解毒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
第五式 挑苗的技巧
第五式,鳝鱼的挑苗技巧,其实对我们湖北这边来说,不怎么现实。湖北大部分都是鳝鱼苗直接到塘里,没有挑选的余地。但是对于江西,一般他们买鳝鱼苗基本上都是本人去安徽那边自己去挑,自己去挑就会有一定的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安徽这边的鳝鱼苗一直也是比较紧俏的。
挑的时候肯定最好是规格一致,这样方便驯化。如果大的大、小的小,入网箱之后,都是大的鳝鱼吃,小的鳝鱼苗就吃不到,就没什么产量。
然后我们要选择最好选择天然苗,如果大家能自己去收苗子的话,最好收天然苗。安徽有两个地方,合肥和六安市苗种的集散地。很多人都到这里去收苗子。如果你可以去下面的乡镇收,这样可以保证苗种的来源是确定的。
然后看鳝鱼的头部是否伸出水面,我们自己在挑的时候,可以适当把水加深,如果这一箱鳝鱼有很多鳝鱼的头都伸出水面,那这个鳝鱼品质是很差的。因为健康的鳝鱼都是在网箱下面的。
然后还有一点,安徽这边都是竹筐或者桶装鳝鱼苗,你可以踢一下这个竹筐或者桶,看看鳝鱼有没有反应,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说明这个鳝鱼苗是有问题的。如果鳝鱼在窜,说明这个是比较健康的鳝鱼苗。
还有一点,我们放鳝鱼苗的时候,不要追求价格低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天气。也不要太早放,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鳝鱼贩子收进来后,一般有些会进冷藏库一样的地方,如果你买了这样的鳝鱼苗,基本会全军覆没。
这就是鳝鱼苗挑选的技巧,鳝鱼苗种逐年在上升,很多时候基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有条件,可以按照以上几点来选择。
第六式 鳝苗的运输
黄鳝的运输,我在刚接触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在运输的箱子里加青霉素,其实加青霉素没什么用处,黄鳝的疾病更多的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而青霉素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所以加了基本上只是个心理安慰。最好是加一些维生素和葡萄糖就可以了,没必要弄那么复杂。
放苗天气的选择是最关键的,决定了黄鳝养殖的成败。如果大家在放苗的过程中遇到下雨,或者刚放苗就下雨,那么你养殖黄鳝的成功率至少降低一半。
我们实际在放黄鳝苗的时候一定要看天气,经常天气不好的时候,黄鳝苗会降价,很多人看到便宜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抱着侥幸的心里放苗,但是往往都养得不好。所以建议大家放苗一定要看好天气,哪怕是贵几块钱,但是天气好,养殖的成功率就高,不要去贪那几块钱的便宜而带来更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最好的天气,放苗之前,晴了两三天,放苗之后最好也能晴两三天,至少两三天,最好一个星期。我记得,今年的8月7号前后,这段时间天气很好,是放苗最好的时机,放苗的人很多。
但如果进的是本地苗,遇到下雨,这个对养殖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是外地苗,拉苗的车子在路上淋了雨的话,那个影响就很大。
这是一张放苗的图片,放苗的时候,一般周围的养殖户都会过来一起帮忙。这个图片的左边,可以看到一个竹筐子,一个竹筐子一般是一百斤,最后分到4个箱子里,一般一个箱子是25斤。湖北这边一般会称一下,江西那边是不称的,因为放的苗很多,来不及称。放苗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在大太阳出来之前,最好在上午十点之前把苗放下去。
第七式 黄鳝的开口
黄鳝的开口是黄鳝养殖的第一道鬼门关,开口开好了,黄鳝养殖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开口没开好,就注定了你今年的黄鳝养殖很难进行下去,极有可能会亏本。
然后我们建议,在黄鳝入箱以后要停食,最好饥饿一到三天,当然有些地方不停食,也有养殖成功的案例。但是我还是建议最好要饥饿。因为黄鳝经过长途运输之后,需要一个恢复体质的阶段,这个和我们人的大病初愈是一个道理,不可能一下就吃大鱼大肉。保证所有的鳝鱼都有饥饿感,这样饵料喂下去之后,所有的鳝鱼都可以开口吃食。如果饵料喂下去,一部分吃食一部分不吃,最后养出来的黄鳝就大的大、小的小。
驯食,最好在饥饿了以后,采用蚯蚓或者水蚯蚓驯化一下。前三天的用药很关键。我估计市场上很多人前三天会消毒,这种其实是很错误的做法。
为什么是错误?其实消毒这个环节主要是来源于四大家鱼。一般四大家鱼鱼苗放到塘里之后要消个毒杀个虫。为什么鳝鱼不提倡杀虫消毒?因为第一,鳝鱼是长途运输过来的,本身体质就比较弱,还用这些消毒剂去刺激,会影响它开口,严重甚至会死亡。第二点鳝鱼是无鳞鱼类,它对药物更加敏感,如果盲目消毒杀虫,对体表的粘液破坏更加严重。
而且通过这么多年我给养殖户的建议,养殖户按照我的思路来操作的,基本养得不错。所以我建议入箱前三天不要用碘制剂、戊二醛等进行消毒。
那我们用哪些东西呢?其实我们只要用解毒的,抗应激的就足够了。消毒剂用多了会有很多副作用。有些养殖户会反问,我之前也消毒了,但是效果也不错。这只能证明你之前进的鳝鱼苗品质不错。如果你进到了差一些的鳝鱼苗,用这种方式消毒,只会雪上加霜。
黄鳝的诱食时间是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下午开始,投喂率也不一定严格按照2%~3%来喂,你可以在第二天选三四个箱子,先试一下看看可以吃多少蚯蚓,第三天可以根据第二天的投喂量来掌握投喂份量了。开始投喂的时候要加些多维,前期的多维可以加倍的添加,后期可以降下来。当然如果前期投喂效果还不错,就直接加一点饲料了。
如果第三天摄食较好,第二天一定要加倍。这样做是为了让所有的鳝鱼都能吃到饵料,投喂前期保证网箱里稍微有点剩余的饵料,很多人认为驯食的时候饵料吃干净是好事。但我认为有点剩余才是最佳,因为这样能开口的鳝鱼都吃到了。第二天投喂的时候,再把前一天的剩余的捞掉。这个可能和很多养殖户的观点可能有出入。
第三点就是网箱里的除臭很重要。鳝鱼的嗅觉很灵敏,如果网箱里如果有死鳝鱼,发臭的饵料,鳝鱼的摄食量会下降的。所以我们要定期除臭。再者网箱投喂量比较大,一般投料到一个月左右,扒开水草,网箱都会发臭。所以我们从前期开始就要除臭。我的建议是一周一次,选择臭氧片进行除臭。
第八式,如何正确驱虫
养黄鳝和其它的不一样,养黄鳝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就是驱虫。黄鳝在自然界里,90%的野生黄鳝都是带有寄生虫的,这个我们是有资料调查的。
大家会问自然界里有虫子,鳝鱼也没有死,为什么进入网箱要驱虫呢?因为进入网箱,密度增加了,而且黄鳝的体质与野生相比也要差很多,肠道里的寄生虫会大量繁殖,影响到它的摄食和生长,所以我们也要进行驱虫。
然后看这张图片,黄鳝的肠道和胃是连在一起的,左边的图片的左半截是胃,右半截是肠道。图片上显示的是棘头虫,棘头虫在肠道里靠近胃的这一边。右边这个图鳝鱼的肠炎很严重,这个里面有一个棘头虫,一般肠道里只有一个虫子的话,没必要驱虫。
上面这张图片主要是线虫,黄鳝体内的确实有很多寄生虫,这些以蠕虫为主,高温都可以杀死。所以不像很多人说的,黄鳝虫很多,吃了不安全。遇到这种谣言,我们要及时制止。这个图片显示,线虫很多的,严重会把肠道弄穿,跑到腹腔中。
我们的驱虫方案上面有写,切忌使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黄鳝进行驱虫,驱虫后鳝鱼就不吃食了,这个我在下面市场里有遇到过。所以一定要提醒大家。
然后还有第二点,驱虫的时间很关键。很多养殖户很着急,感觉鳝鱼摄食可以了就开始驱虫。其实没必要这么早驱虫,最好是正常摄食1个月,也就是黄鳝入箱30~35天再开始驱虫。不要10多天,20多天就开始驱虫,驱虫太早有几个弊端,可能还有一部分鳝鱼开始摄食,驱了也白驱,如果驱得稍微重了,鳝鱼摄食就会开始下降。
驱虫标准步骤,第一步护肝,最好用中药,再加多维。第二步,把阿苯达唑加进去,驱三天,第三天用板黄散,驱三天,这就是最标准的一个步骤。
然后要注意的一点是,实际在驱虫的过程中,药量一定要按体重来计算,不要按饵料来计算,或者是说自己估计,这种都是不科学的。要么就驱得太轻,达不到效果,要么就驱得太重,导致鳝鱼不摄食。因为阿苯达唑这个药只是使虫麻痹,不可能杀虫,从肠道内排出,从而达到驱虫的效果。第二个,整个养殖周期只驱虫两到三次,不要每个月都驱虫,但是每次驱虫驱到位就好。
第九式 饵料投喂
关于黄鳝的饵料投喂,是除了黄鳝开口之后的第二关键点。开口决定黄鳝是否能养成,饵料投喂决定黄鳝能赚多少钱。
当然,现在黄鳝的饵料投喂,我所走过的地方,每个地方不一样,江西、湖南、湖北都有自己的做法。江西的饵料鱼是鄱阳湖里的鱼或者海鱼,湖北的饵料鱼是白鲢,各地方饵料鱼的选择不一样。第二点,搭配比例也不一样,江西是2:1到3:1,两斤到三斤鱼肉搭配一斤饲料。湖北仙桃两斤到三斤鱼肉搭配一斤饲料比较多。黄冈这边基本上可以达到1:1。我的建议是把饲料的量提高,这样可能会更有帮助。
实际在操作的过程中,养殖户会说,饲料加多了,黄鳝是否会更容易发病。我的回答是不会。实际上有的时候是饲料的量加上来了,但是鱼肉的量没有把握好,所以容易发病。如果把总体的投喂量控制好,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减少渔病的发生。
第二个方案还处于试验阶段,我估计群里没有人这样做的。推荐在饲料里适当的加一些鱼粉。这是大致的一个算法,大家可以看到,四斤白鲢的鱼肉,但是如果我们用鱼粉,成本是六块钱,可以节约了2.8元。而且鱼粉不容易变质,容易购买,价格稳定。
因为我们的鱼粉,特别是进口鱼粉基本上里面没有水分,也没有鱼油。鱼油含量很低,它也可以降低鳝鱼脂肪肝的发生。同时也受白鲢价格影响较小。成本会低些。我现在也在找养殖户做实验,慢慢把鱼粉用量提高上来,提高的越高,相应成本就降得越低。
第十式,黄鳝网箱养殖的内保健
这个不用做过多的解释,每个月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七天,中药加多维。适当加强维C,效果会很好。
这个图我想说明的是,一个网箱里养出的黄鳝规格差不多,那样产量就不会低,但如果一个网箱里的黄鳝大的大,小的小,产量就不会太高。
第十一式,网箱水质调控
网箱养鳝的水质调控,养殖一个月以后,基本没有好水。所以说水质调控是黄鳝网箱养殖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之前也有提到,如果是第一年养,即使不调水,黄鳝也会养得很好,但是如果到第二年,第三年,还不调水,黄鳝肯定养不好。因为养黄鳝投喂量太大了,但是水体又很小。六个方的水体,每天投一到两斤的饵料,到时候又都转化为粪便,对水质的破坏是很大的。
所以说养黄鳝是必须调水的。这个不用怀疑,新塘有可能不需要调水,但是老塘绝对不可能。所以一般老的养殖户养三年就会换一个地方。越养到后面,水质就越难调控。
实际上在调节过程中,没什么特殊的。只是在调水的频率,要更频繁些。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箱的解毒和除臭,还有粪便残饵的分解。网箱我认为要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一起来。光靠生物方法解决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生物的话,枯草、粪链球菌、EM菌、光合细菌等都可以用,结合起来用。我自己的观点是,调水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
然后我们的大头病不是因为饲料的原因,而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多了。鳝鱼的鳃已经退化,真正不是它的头肿,而是鳃部受到刺激,有点鼓。大头病基本发生在养殖的后期。
第十二式 黄鳝疾病治疗
最近一段时间白露前后,是黄鳝发病的高峰期。左边图片是黄鳝的出血,右边的图是黄鳝的肠炎,你看它的那个肛门已经翻出来了。
关于黄鳝疾病的治疗,黄鳝一旦发病,它就停食了。这里说的治疗主要是说没有发病的黄鳝。真正发病的黄鳝,那是没有方法可以治的。不管是内服还是消毒,都是没法治的。现在所说的治疗,都是指的在发病的前期。
关于肠炎和出血,真正发生这种疾病,第一天一个网箱开始出现停食和上草,第二天,挨着它的箱子开始出现类似情况,第三天就开始扩散了。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内服和消毒一起做。
内服主要是保证没有发病的网箱不会发病,外用主要是隔断传染源。内服可以选用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加一个中药。外用复合碘。如果治疗及时还是可以控制的住的。
黄鳝的上草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情况都可以引起黄鳝上草。我们要忌讳的是,黄鳝一上草,还没弄清楚原因,就盲目用药。
一般入箱20—25天黄鳝会出现摄食下降,上草,主要原因是消化不良。这个时候问题不大。适当把投喂量减少,让黄鳝饿一两天,等情况好转后再加大量。因为黄鳝平时在野外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入箱后每天吃得太好,所以会出现消化不良。如果有条件可以加一些酵母和乳酸菌促消化,这样改善起来会更快。
蚂蝗也会引起上草,这种情况不多见,也会引起。但是蚂蝗不会引起鳝鱼死亡,只是会影响它的生长,不必太在意。
水质恶化和天气突变引起的上草是要特别注意的。鳝鱼养到一个月以后,就必须要定期测水质。黄鳝的水质的规律是,一个月以后,氨氮开始升高,高的时候可以升到1点多,然后慢慢的氨氮会降下来,亚硝酸盐会升起来。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氨氮和亚硝酸盐都高,一旦进入第三个阶段,黄鳝发病了的话,基本是没得治。
所以水质调节一定要用到前面。一旦发现氨氮高,就要开始调水。不管是用光合细菌,还是芽孢,都要开始用了。不能再等了。鳝鱼对于差的水质的抵抗力是很强的,水质很差他还是可以适应的。但是一旦鳝鱼开始死,就晚了。
而且对于黄鳝养殖,我的经验是,亚硝酸盐的毒性比氨氮的毒性更高。一旦亚硝酸盐高,就要抓紧时间降下来。
然后天气突变也会引起上草。网箱离开水面还要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水草不要长到网箱的外面,一旦阴雨天气,黄鳝会顺着水草爬出网箱。
真正养殖十二式讲完了,我们现在赠送两个小技巧给大家。
我们如何计算网箱有多少鳝鱼?这个很关键,计算清楚了量,才能把握好用药量。在驱虫的时候,内服只有把体重计算准了,才能有效果。药量用少了,虫驱不下来,用多了,鱼会停食。这是我摸索了多年的公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当然这个饲料,不同的厂家会有一点点的区别,仅供大家参考。
还有一点是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入箱以后,鳝鱼开始死亡。如果少量死亡,一个箱子在三斤以下,不建议清除。清除死亡鳝鱼反而会引起正常鳝鱼的摄食。一般15~20天死亡的鳝鱼就会腐烂没有了。大家注意使用臭氧片(红片一号)除臭就好了。但是如果大家不嫌麻烦,也可以清除。
如果有大量死亡,三斤以上,最好要清除。不清除的话开口会很慢很慢。清除时用棍子来赶,赶到一个角落里捞起来,再除臭。然后再来开口。
注;以上内容引自《当代水产》,作者赵宇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