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部门 ‖ 水清鱼跃人欢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武宁大水面养殖模式见成效

        

2016年,庐山西海(武宁辖区)33万亩水域开始走向大水面生态养殖,告别了过去围网、网箱等混乱的养殖模式,实现了人放天养。2年多来,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成果显著。庐山西海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氮、磷等含量逐步升高,庐山西海一湖秀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放鱼养水  护武宁一湖清水

2017年12月20日,江西省水投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举行了“鱼跃武宁、大美武宁”首届以鱼养水、放鱼活动仪式。一桶桶白鲢鱼苗沿着放生板倾泻而下,一股脑儿地钻入庐山西海的怀抱,游曳而去。整个活动持续将近一个月,共计投放400万尾白鲢鱼苗。


自2016年以来,江西省水投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增殖放流,投资1463.45万元向湖区投放了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约286万斤。这些鱼苗喜爱吃河内藻类物质,它们将对抑制藻类发挥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修复水体生态,净化水环境,改善鱼类自然繁殖环境。同时,对提升庐山西海水域鱼类多样性,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严密管理 护鱼类自然繁殖

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以后,江西省水投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加强管理力度,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管理网络,为庐山西海渔业自然繁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禁港休渔工作成效明显。今年,从4月1日开始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禁港休渔,县政府出台了禁渔通告,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渔业公司在禁港区设立18个点,共计20个点120余人24小时轮流在湖区值班。吃住在湖区,形成了一张无死角的管理网络,覆盖在禁港区,不定期不定时进行巡查打击,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4小时巡逻,防止非法捕捞。该公司在全湖设立了9大分场和58个分点,成立了2支20余人的巡逻队伍,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防止非法捕捞、偷捕等行为。在沿湖码头、重要渔业水域,该公司设置了30个全方位旋转摄像头,实施实时监控,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管理效果明显提升。


控制捕捞强度。庐山西海(武宁辖区)原有合法渔民490人,每天起捕量达3000公斤以上,对湖区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渔民转产转业上岸后,该公司投入1780.8万元收购渔船上千余艘、丝网1.2万余条,麻网4000余条,丝网、麻网全部封存仓库,不再使用。根据生产需要,目前公司每天捕捞量只有3-4百斤,捕捞强度大幅度减少。


合理安置 捕鱼人变身护渔人

渔民卢应玉在西海捕鱼已经有30多年了。他谈起现在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说道:“现在湖区滥捕现象明显好转,通过禁港休渔、增殖放流等措施,使湖区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鱼比以前多很多”。 “我现在是在水投公司上班,由渔民转为企业员工,工资有了保障。现在公司渔业生产秩序管理越来越规范,养殖捕捞等技术实用专业”。


水面统一开发,渔民如何安置才能无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庐山西海(武宁辖区)大水面统一开发养殖实施方案》,明确了渔民安置方案。渔民入股。按照现有渔民为基数,每人缴纳股金1万元,合计占武宁渔业公司8%股份,视为股权转让方代持的股份,折算后实际为3.3万元股金。公司就业。持有合法捕捞许可证的渔民转为公司员工,接受公司管理,并承诺年收入不少于36000元。全县490名持证渔民,除历年转产转业外, 410人已签订合同到公司上班,渔民安置基本完成。船网收购。2017年,公司花1878.81万元收购了960艘船,8000余条麻网,40000余条丝网,收购款通过一卡通打入渔民账户。公司还按照国家政策有关规定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大病统筹保险等,给员工提供了保障。



通过一系列举措,渔民有了新职业,捕鱼人变身为护渔人,告别了捕鱼作业时的辛苦劳累,又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特别是江西省水投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休闲渔业的规划,让渔民们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也相信公司发展必将蒸蒸日上,而转产转业的渔民们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