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金鱼繁殖注意事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第一部分 人工繁殖
人工挤卵是常用的繁殖手段,作用主要有几个:
1.受精率高;
2.降低了自然繁殖中可能会对鱼产生的伤害;
3.见到有追鱼的迹象后,采用此方法,可以降低对原缸水质的污染。
4.对各产卵容器中的卵数量比较好控制。
在选择人工产卵前,应该先看清公鱼母鱼,特别是公鱼,往往是几条公鱼追一条母鱼,那么就要从中选择各方面条件优异的公鱼做为种鱼。
人工挤卵,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并自己确定好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
1.备好晾好的水;
2.准备盛卵器—— 一般是选择多个浅盘或浅盆;
3.如果是希望在孵化缸中卵化,则要先备好孵化缸,要准备好集卵器;
4.选择好目标种鱼;
5.反复牢记过程步聚,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人工挤卵的方法
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1.取一浅盆,装入少量水——水过多则影响受精率;
2.左、右手分持公鱼、母鱼;
3.左、右手尽量地靠近;
4.鱼头轻握于掌心,四指握住鱼身。
5.两手拇指(别用指甲)同时从鱼胸部向尾部轻推。
6.这时可看见公鱼泄殖孔中流出乳白色,而母鱼则从泄殖孔中流中成串的卵珠。此时左、右手可轻轻在水中晃动,使在水中散开,以利于孵化;
7.挤时一定要轻,要一下一下地进行,切勿反复快速的摩擦,否则鱼会受伤;
8.挤的时间不能太长,在手中的时间有2~3分钟足矣,到一定时间后,将鱼放回原缸,让它们休息。
9.上面这个过程,在一次完全过程中可能会重复几次,直到没有明显的鱼卵、排出。
10.选择的种鱼,一定要匹配,如果公鱼不够壮,则很可能不会满足“供求关系”,需要多备几条公鱼。

方法二:
与方法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单手持鱼。
1.先择母鱼挤卵,一边挤一边在水中轻轻晃动,或以另一只手在水中搅动,使鱼孵散开;
2.感觉盛卵容器中卵的数量已经够多时,将母鱼放回原缸休息;
3.持公鱼挤精,一边挤一边以一只手在水中搅动,使散开,以利于全部鱼卵受精;


新卵的处理
1.待对精、卵挤完后。将盛卵容器静置十余分钟,此目的还是使鱼卵有受精的时间,并使鱼卵能够粘附在容器壁上;
2.十余分钟后,鱼卵已经固着在容器壁上,此时将容器中的水全部倒掉;
3.在盛卵容器中轻缓注入备好的等温新水,清洗鱼卵和容器,然后将水倒掉,反复一、二次。
4.注入等温新水,将盛卵容器置于合适的地方,开始卵的孵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
1.可以用浅盘直接做盛卵容器,并兼做孵化容器;
2.也可用集卵器。把卵挤在由水草、毛线、尼龙绳等做的集卵器上,待全部挤卵工作完成,且鱼卵已经固着在集卵器上时,清洗后将集卵器置入专门的孵化缸中;
3.人工挤卵,一定要先做好准备、牢记步骤。
4.一定要使卵团在容器中均匀散开,避免粘连成块的现象发生。否则后果很严重,具体请看下面的帖子。
鱼卵的分布
人工繁殖时,因为手要握住鱼,所以对鱼卵的散布有时不太好把握,从而难以达到合理散布,这就会导致在的期孵化中造成死卵现象,由死卵而导致水霉,再导致水质整体变坏,能孵出的小苗,也会因此出现死亡现象。
达到合理散布有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鱼尾的自然甩动——鱼产卵、排精时是很兴奋的 ——把卵团甩散。公鱼排精时也是一样,这样又有利于受精,以有利于散布。
二是搅动——排卵排精完成后或进行当中,用手(用软性工具也成)在水中适当进行缓缓搅动,或是在排卵排精完成后,轻轻晃动水盆,把卵团散开。卵的粘性很强,与盆壁或孵化巢的结合也比较快,所以作动要快些。
三是剔除——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卵团已经结块粘住,再打散是不可能的,那就干脆剔除掉,这种结成块的卵团很难孵化出小鱼,却很容易变质。

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准备几个孵化盆,每个里面只撒一部分籽,一是防止密度太大易导致缺氧坏水,二是多了几层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系数,出问题不至于连锅端。


这样的分布比较好




很多鱼卵堆积在一起 最后基本孵化不出鱼苗

第二部分. 鱼苗的孵化
金鱼是不会疼爱自己的卵的,对它们来说,让自己的后代们享受自生自灭的考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把这些蛋蛋当口粮已经是客气的了。
所以,养育金鱼后代的活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你的肩上,从此以后一直到它们长大成鱼,你将一直扮演保育员的角色,就象一只尽职尽责的老母鸡。
卵的护理
第一回咱们说到鱼卵要单独地用水箱养起来,并要保持打氧,这是有道理的。
1.因为鱼卵在孵化中会产生酶,污染水质,如果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水质就需要水量足够多。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下层水的溶氧比较低。如果水较深而没有打氧,那位于水箱底的鱼卵会因为缺氧而夭折,进而影响其它鱼卵;
2.如果是浅水,虽然能保证一定的溶量,但水浅则意味着水少,对酶的稀释作用有限。而且一般孵化箱往往不大。
但关键还在于,同一孵化箱中卵的密度,一定不要有太多的卵。
以前看过些帖,认为打氧产生的水流等会对小鱼成形带来不利影响,但从今年的实际情况(不间断打氧)来看,似乎并没有存在这样的问题,成活率反而提高了,水霉反而没发生。
卵的孵化
孵的孵化一般是四、五天的时间,快的有三天就出鱼的。一般认为,鱼的孵化出壳以五天左右为宜,太快则会增加畸形的经率,比如会产生大量三尾鱼。这个我是有体验的。今年的第一拨籽鱼五天孵出,现在来看,尾部发育得不错。
如果想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孵化时间,那么重要的就是保持水温在20度左右。遮阳恒温是有效的办法。
鱼卵往往在第二天就能看出是否受精,受精卵透明、油亮有光彩,而未受精卵则整个是白浊的,对这些未受精的卵要一一剔除,不能怕麻烦,否则这些死卵很容易滋生霉丝,霉丝有渗透性,并污染水质,会让好卵也完蛋。剔除死卵可以用尖头小镊子,也可以用吸管,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如果好卵与坏卵粘成一块,那么决心下大一些,好坏一起铲除,因为坏卵肯定是出不了小鱼,近墨者黑,与它粘在一起的好卵也很难出小鱼,往往是死掉,其原因一是受坏卵霉菌的传染,二是因为粘在一起而比独立的卵粒减少了接触氧的机会。
孵化的过程当中,除了不间断打氧外,最好每天适当换入一些晾好的等温新水(不要太多),以保持水质,减少水霉的发生机会。
发生水霉怎么办?
按理说,如果鱼卵的受精率高、没有粘连情况,卵的成活率高、水中溶氧充足的话,水霉是不会发生的。但事事有万一,万一发生了,怎么整?用药(亚甲蓝)?用盐?
以个人经验看,都不太管用。水霉菌那是相当地顽强,像棉花套一样横行无忌。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把霉丝附着的卵和它周边的卵一起剔除,水全部倒掉,换上晾好的等温新水。这个时候,就不要担心是否对鱼卵有影响了,因为如果不果断些,一是霉菌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二是如果等小鱼孵出了以后再处理,就更加麻烦——仗着小鱼现在还有一层膜护着,先把事情做了吧。


受精与未受精卵的对比




出壳




挂丁






起飞平游




卵的孵化进度和你的时间表
早早做好小鱼出壳后的准备,避免事到临头的忙乱。
鱼卵的孵化大致经过四个阶段,一是受精后的内部细胞活动(比如第二天我们能看到受精卵透明了);二是出眼点;三是小鱼出形;四是出壳。那么在小鱼出壳的那天,就要为的后期伺育做好准备。
一、育幼箱
如果要准备育幼箱的话(我现在认为很有必要为鱼苗准备一个更大些的场地,以利于它们的不断成长),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清洗、开始养水了。而且这个育幼箱最好是用用过的老水箱,如果用的是腾出的鱼缸,那么要把原缸水全部撤掉,消毒后(最好用硫酸铜,因为除杀菌外兼除藻类),置入晾好的新水养着。以等待小鱼的起飞。
二、食物
小鱼出壳挂西阶段,它靠身上的卵黄补给营养,不需要进行饲喂,饲喂要在平游后才开始。但要开始准备后期的食物了。
丰年虾要在小鱼出壳两天后开始准备,如果是草履虫,则要更早一些,在鱼则出壳进准备。
个人建议,如果小水蚤不好找的话,最好还是丰年虾。
其它代伺品还有:蛋黄水、豆浆、绿水或螺旋藻粉等,但还是以新鲜的活食为最好。

第三部分 鱼苗的护理
听朋友们的建议,有的说喂食,有的说阶段,我想了想,其实有些内容在以前的帖中或回帖中说过一些内容了,不如先拣要紧的说吧。除死之外无大事,所以先说说为什么会死苗,而说清死苗这件事儿,也把其它的一些问题涵盖了。
至于阶段和择苗,还有一个过程,日子还长呢。
为什么会死苗
很多期待能从繁殖中得到收获的朋友却常常要面对鱼苗中途全军覆没的苦恼。眼看一缸希望化为泡影,再次努力还要再等上半载一年,这确实是很大的遗憾。
为什么会死苗呢?怎样做才能避免死苗?
死苗的原因最常见的有三个半:缺氧、因病、饥饿,另外半个是环境突变。
一、缺氧
在上几回中已经说过,小苗平游后,最好能从孵化缸转入更大些的饲育缸,饲育缸在准备期间要清缸消毒,重新养水,并最好配有气泵和水妖精。
1.水浅些更合适
饲育缸的水最开始可以浅一些,10-15公分左右就差不多了。这样浅的水位同样是为了保证缸中的溶氧,如果再配以气泵的不间断打氧(微气流即可,不能爆氧),基本上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为什么高水位不好呢?一是没有这个必要,虽然水位高也意味着水体量大,使水质更加稳定,但是水太多会给喂食带来些麻烦,小苗必须多付出游动才可找到食物;二是高水位的缸中,缸底的溶氧往往不及浅水层,小苗最初一段时间内因为体弱时常呆在缸底,所会导致缺氧。
随着鱼苗的不断长大,水位可以逐步提高,同时伴随着择苗与分缸,以保证达到一个合适的饲养密度。
2.打氧必不可少
配有气泵和水妖精的饲育缸,虽然调节到微气流(要很小的气泡),但可以保证缸中有有效的溶氧,并可以对付不利的天气状况——高温和低气压,高温(包括太阳直晒)使会水温升高,降低溶氧;低气压会使缸水中氧气分压降低而引起鱼的窒息。
气泵与水妖精的配合使用,对保持水质能起到很大作用。
3.每天清除缸底污物
只要是小苗开始进食,缸底就会存在污物,这些污物主要是没吃尽的残食和鱼苗排出的粪便,气温较高时,这些污物极易分解产生氨,氨如果累积到一定成度,对鱼苗就是威胁。
小苗昼食夜长,新陈代谢极快,吃个不停也拉个不停。根据这一特点,鱼苗饲育期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不间断地投喂(具体的投喂方法下回再说),以期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但同时也要做好水质的保持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吸污。每天最少要一至两次从缸底吸去排泄物和残余物(特别是蛋黄残渣和死水蚤),并适当补水。
4.绿水需要多加注意
绿水可以为小苗提供单胞藻类,是很好的食物补充,也可以吸收水中多余的氨氮。但水色不能过浓,因为藻类虽然在白天可以制造大量氧气,但夜间也要释出二氧化碳。而且过浓的水对观察小苗生长状态不利。
所以如果是利用绿水养苗,则最好能维持在浅绿水中,但以个人经验,一般家庭条件下很难做到,水会很快地转浓。
5.投食不可过多
活食投入过多,会与鱼苗争氧。
代食料(如蛋黄水)投入过多,不及时食完或吸出会败坏水质。
缺氧和水质败坏,都可造成小苗及一些活食的死亡,进而腐坏,加速缸水恶化,一旦蔓延,则只能看鱼苗的造化了。
6.水温不可过高
超过30摄氏度就算是高水温了,高水温会带来溶氧的降低,同时会加速残污的腐败。
二、病亡
小苗病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病菌所致,一种是原生虫所致。但这两种都与投喂的饲料有很大关系。
饲育缸与外界最主要的接触一为空气,一为食料的添加,致病菌在空气中传播的可能性极小,而食料的添加因为往往伴随着水,所以要特别注意。
以前说过,小苗的开口料,可选择的有蛋黄水、藻粉、绿水、豆浆、丰年虾、小水蚤、草履虫等。其中个人感觉最为可靠的还是丰年虾,主要原因有几个:

a.活食,可在缸水中存活一段时间,不必担心蛋黄水或豆浆那样的可能会引发的水质败坏;
b.丰年虾的饲养环境最为洁净,就是盐水,这就大大降低了带入致病菌(虫)的可能,而每回汲取丰年虾时,肯定会带入一部分盐水入缸,虽然量小,但也有一些抗菌抗霉作用;
c.丰年虾的适口性很好,平游后的小苗即可追食,而水蚤往往因为个体大而不太适合;
d.营养还不错;
e.死后分解的速度不是很快,这对清污很有利;

我第一次搞鱼苗繁殖时,开口料选用的是草履虫,但后来被我摒弃不用了,为什么呢,因为提纯很难控制,其中有一次因为没有控制好而产生了饲育缸中大量的原生虫滋生,水中肉眼即可见大量活动的小白点,直接取走了很多小苗的性命,并以苗尸为营养大量繁殖。
所以说,选择洁净的食料来源非常重要。另外,还要作好捞网、水舀等入缸器具的消毒工作,保证育苗有一个干净的环境。
另外,及时的吸污补水,保证良好水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饿亡
大的金鱼抗饿能力很强,但小苗不行,一日不喂一日不长,数日不喂肯定夭亡。
饲育小苗,经常是一日之内接连数顿,以丰年虾为例,每顿的投喂量应该是所有小苗吃饱后还有少量活虫的残余——小苗吃饱的特征是呆在一边休息,不再进行对食物的追逐——而这些残余也会在较短的时间(1小时左右)被消灭干净。在全部丰年虾吃完后,停2、3个小时,再进行投喂。在此期间让鱼苗排泄、制造并保持适当的饥饿感。
所以一天当中,丰年虾最少应该维持在四顿(晨、中、午、晚)左右,如果是五顿的话,则加一餐夜食,夜食会令小苗长势加快,但不足之处是对水质带来的影响。

但在喂食不间断的前提下,小苗还有可能会被饿死。为什么呢?
一因为没做做好吸污工作——大量的污物在缸底沉积,其所释放出来的气味(氨)对小苗的取食造成了影响,它闻不出食物的味道。在水肥的情况下,小苗(大鱼也一样)对吃不怎么感兴趣。
二是因为饲料不适口,例如小苗刚开口时嘴不大,而如果投给的是大水蚤,则根本进不了嘴。或者,有些食物小苗根本不感兴趣。

四、环境突变
之所以称其为半个原因,是因为这种情况发生的不多。因为如果各个方面都控制得严密,环境突变基本不可能发生。
可能会产生环境突变的原因,主要是:
1,极端的天气变化;
2水质的急速腐败。
这个时候,就需要紧急的移盆换水。


移盆换水时,要用备好的等温晾晒水(这个必须常备),以密眼抄网将小苗捞出移入到新水中——有人担心抄网的眼会损伤小苗,但实际上,如果网眼很密的话,在网眼之上因为水的张力作用,会形成一层水膜,使小苗不致受伤。
原缸水清换后,重新置入等温晾晒水,再将盛有小苗的盆(一定要比饲育缸的缸口小)置入缸水中,先让新缸水浸入盆中,再慢慢倾倒,将盆轻轻撤出,使小苗重回缸内。

第四部分 鱼苗的挑选
养小苗最废人的事儿就是择苗——费眼、费神、费体力还伤感情。
小苗从出世到开口到成长,一点点儿长大都是你煞费苦心伺候出来的,一舀水一口食地拉扯大,到头来等着你的就是择苗。一选、二选、三选,最后还要pk,每次都是生离死别。以至于有些刚经历了繁殖成功的爱之初体验的朋友,到此紧要关头就踌躇再三,实在受不了这个刺激。
硬着头皮扛下来的,基本上能达到阅尽天下超女而黑眼珠朝天的境界。
苗还是要挑滴!
老祖宗之所以能把金鱼一代代传到俺们手上,几百年来就是这么一年一年淘出来滴,于万千苗中取上等品相,肯定不是探囊取物这般容易,不仅要独具慧眼,还要“心狠手辣”,否则一事无成。
朱顶紫罗袍是万中选一,鹅头红的复制是万中取六。咱们先不说品种的定向选择培养这么高深和凭运气的内容,只说一般的优胜劣汰。
择苗就是把不合格的苗挑出去,保留合格的品种。什么叫合格?首先是符合金鱼的要求,其实是符合品种的特征要求。这里面有一个地方要留心,就是对特殊变异的挑选,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再说。这回我们只说那些绝对不合格的。
什么叫绝对不合格?就是与金鱼的要求、品种的特征要求和特殊变异哪个都不沾边,怎么养也是个凤姐。
一选、二选、三选(有严格的还会有四选五选六选)是根据鱼苗的不断成长而显露出的体征合格与否来判断去留,主要是看几方面:
一是身体,弯曲的不能要——这对吧,你养了好几十条刘罗锅,拿出来说是新品种,这不是找骂呢么。
二是背鳍,扛枪带刺长臌钉(gu de)的不能要——背上就单挑一根大枪,扔水里不是潜水艇,放地上成不了赵子龙,就是一残废。背上凹凸不平的也不行,它不是骆驼,你也不是祥子。养一缸这玩意儿,人家准说你脑袋里都是鱼——脑子进水了。
以上两项,在鱼比较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而且能早挑出来就早挑出来,省食省水省感情。
三是尾鳍,这个要麻烦些,因为对尾鳍的不合格打勾项目非常多,很多鱼苗连闯数关最后就是折在了尾鳍上,有些尾鳍的缺陷在苗很小的时候就能发现,有些则要等到相当大时才能看清,而且看清以后有时还要琢磨取舍——是留着张靓颖呢,还是选李宇春呢?理智点儿,你还是喜欢奥黛丽.赫本。有的高手说在针苗时期就能判断出尾鳍的发展未来,这本事俺也一直在体会,大体上从针苗时断定将来是单尾还是四尾是比较容易的,但四尾上的瑕疵就只能等鱼苗长大后才能看清了——用显微镜也不行,就是行也得累死你。
单尾和双单尾(两片紧贴在一起的单尾)的就不说了吧,很常识的问题。除非你是草金爱好者,只是以后别拿着草金龙睛跟人说这是你培育的蝶尾的后代,能把别人吓坏的。



图片和文章摘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