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越来越好 一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迎来脱贫致富的春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隆昌县普润镇瓦窑村距镇上3公里,全村共有11个组,405户、1418人。2014年,全村共精准识别出贫困户67户、201人,贫困发生率14.2%,无失学儿童。


作为计划2016年退出贫困的村,经过近两年来的精准扶贫,瓦窑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全村水泥硬化路面7公里,并实现了广播全覆盖、电视户户通和光纤组组通,全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568元。


瓦窑村,这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即将迎来脱贫致富的春天——


1

医疗救助,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雪白的瓷砖、大红的对联……在瓦窑村6组宽敞平坦的村道边,矗立着一栋新修的两层楼房,而新房前,却有一间拆了一半的破旧土墙砖瓦房。两相对比,一新一旧格外鲜明——这就是贫困户叶宗水的家:危房改造工程后的新家和未拆完的旧居。


今年48岁的叶宗水是瓦窑村6组村民,勤劳本分、踏实肯干的他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本该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叶细金在16岁时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病发时无法控制,只能送医院治疗,自那之后,每年叶细金都有约两个月的时间需要住院,到今年已经快11年了。而他的每一次病发,不仅折磨着叶宗水夫妻俩的心理,也折腾着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


记者随瓦窑村“第一书记”陈显星和村支书张诗全到叶宗水家时,只看到他与妻子两人在家。



“第一书记”陈显星(右)和村支书张诗全(左)走访贫困户范方奎


“两个书记又来看我了,快进来坐。”叶宗水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后,叹了口气说,“他(叶细金)现在在医院里住着”。叶细金今年已经27岁了,仍需每年住院近两个月,费用至少5000元以上。这些年,叶宗水一直在家务农,照顾儿子和家庭,还要担忧儿子的未来,肩上的担子和心理负担都越来越重。


不过,自从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瓦窑村,叶宗水家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头的,就是今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叶宗水一家住进了新房。“原来的房子是个120平米左右的平房,下雨天到处都漏雨,外面湿,屋里也湿,很容易得风湿病。现在的房子我们刚搬进来20多天,两层的楼房,看起漂亮,住起也舒服多了。”一说起这些,叶宗水就不住嘴地念叨着感谢。


住房问题解决了,叶宗水家贫困的源头——叶细金每年高昂的医疗费用依然是个问题。陈显星了解到叶细金的情况后,帮他申请了医疗救助,为其减免了每年全部的住院医疗费用,卸下了叶宗水肩上的重担。“很感谢政府,感谢陈书记,他(叶细金)的住院费减免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叶细金说,减免了“大头”,平日里的医药费可以承受,相信以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叶宗水夫妻二人勤劳肯干,一直种着5亩左右的田土,养着两亩左右的鱼,虽说辛苦,但两人从无怨言。如今,村里发展产业扶贫,支持贫困户养鱼,叶宗水也将自家的两亩鱼塘扩展为了5亩。“养鱼纯利润一亩约3000元/年,去年给叶宗水家发了近5000尾鱼苗,加上养点鸡、羊、猪等,种了两亩核桃,家里是低保户,现在叶宗水家年收入可达两万元左右。”张诗全告诉记者,叶宗水家成功脱贫的原因,除了政府的帮扶,也在于叶宗水夫妻二人的勤劳务实,自力更生。


2

增加就业,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


离叶宗水家不远处,还有三栋新修好的房屋,由于刚修好不久,房屋潮湿,还没人搬进去,李长兴就是其中一家。


今年52岁的李长兴和17的儿子李源江相依为命,李长兴的妻子在生下李源江不久后就与李长兴离婚,从那以后,李长兴就一直独立抚养李源江。4年前,李长兴得了气管炎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李源江因为弃学一直在其叔父家帮忙,家里仅靠李长兴拖着病体打理庄稼维持生计,而其居住的约40平方米的土墙房屋更是破旧不堪,墙角风化严重,若遇上大风雨极易垮塌。



▲ “第一书记”陈显星与村支书张诗全在即将动工的新项目前 


针对李长兴的具体情况,陈显星和村两委立即做出反应,首先将李长兴家纳入易地搬迁。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李长兴父子俩可以分得50平方米的新房,两室一厅,水电全通,还有一口小水井和宽阔的院坝。“现在等房子通通风,春节前我就搬家。”李长兴笑呵呵地说。


除了住房,李长兴还得到了一份新工作——打扫村里的公路。由于李长兴身体不好,无法适应强度较大的工作,陈显星和村两委经过讨论,给李长兴分配了一个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每月500元,打扫村里的公路,在农忙时给村里帮帮忙。此外,村两委还与李源江沟通交流,根据他自身的意愿,支持他去学修车,给家里增加经济来源。


如今,李长兴有了工作,儿子有了未来,家里有了新房,再种点土地喂点家禽,一年收入有4000余元,幸福日子已经不远了。


据介绍,除了设置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帮扶贫困户,瓦窑村还协调返乡创业企业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到村上开设服装加工厂,目前已经签订了5年租赁合同,年租金1.8万元,可帮助村里30余人就业。

  

2

成效显著,已实现“户脱贫、村退出”

自2015年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后,瓦窑村的巨变有目共睹。


依托普润镇万亩水产之乡产业发展规划,瓦窑村已发展水产养殖280余亩,目前正在扩建的有30余亩,主要养殖鲢鱼等四大家鱼,每亩可得纯利润3000元/年,水产养殖已经初具规模。现在瓦窑村正在探索水产转型,下一步将小面积养殖黄腊丁、武昌鱼等品种,预计每亩可得上万元/年,实现为贫困户增收的目的。



 瓦窑村水产养殖项目


据了解,目前全村水泥路硬化路面达到了7公里,新建山坪塘3口,新建砖砌化田坎60米,建成鱼苗培育场5亩,净水养鱼、鱼鸭混养、稻田养鱼110亩;新更换3台中型变压器,解决了部分村组线路老化问题,根本保障了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并实现了广播全覆盖、电视户户通、光纤组组通,全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568元,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


经过逐户仔细核对,瓦窑村无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3100元)的人口,贫困发生率为0。全村4户年平均收入高于贫困线但低于4500元的农户,通过采取困难救助、送鸡鸭苗等帮扶方式进行巩固式帮扶。目前,5户农户中已有4户得到了每户1000元的困难救助。


如今的瓦窑村,公路四通八达,各项设施均在开工建设,村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现在正在新建村办公室和集体经济场所,三室(卫生室、文化室、电商服务室)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举办了两期‘农民夜校’活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现在村里大部分村民的思想依然固执老旧,趁着春节,外出务工的人员也回来了,下一期我要给大家上一堂‘思想课’。”“第一书记”陈显星笑着说,希望村民的日子通过精准扶贫越来越好。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秀莲 实习生 黄俊钦 文/图


赞是一种鼓励 |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下面点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