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经验分享:澳洲淡水龙虾土池养殖心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池塘选择:选择在淡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通风良好的地方建池养殖。池塘面积最好在1~3亩。

清塘及隐蔽物:放养前干塘曝晒20~30天,晒到池底呈小裂缝为宜。放养前进行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干法清塘,有积水的地方用漂白粉消毒。红螯螯虾喜阴怕光,在塘底放一些PVC管、波纹瓦、竹枝、水草等隐蔽物,占养殖水面1/52/5,隐蔽物有利于虾的栖息和脱壳,减少相互残杀,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措施之一。

虾苗投放:清塘消毒后,采用100目筛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其他敌害生物进入池塘。虾苗投放前10天进水50厘米,并进行施肥,肥料用经发酵的鸡粪及杂草等有机肥,亩用2550千克。第一次施肥后,根据水色、透明度的变化灵活掌握,透明度在2530厘米,如果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可以追施一次肥料,使水色呈淡绿色或茶褐色。当春季的水温上升至16℃以上可以放苗。一般45月放苗。选购要求体表光洁、肢体完整、活力强的健康苗体。放苗时水位要求0.8米以上,放苗要一次性放足数量。

养殖密度:苗种规格要求2厘米以上,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苗种放在池四周,放养密度为50006000/亩,放养一个月左右,可适时混养规格50100/尾的花白鲢4060/亩。

投饵: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幼鳗配合饲料。植物性饵料有黄豆、豆饼、小麦、玉米等。如果选用豆类植物作饵料时,一定要经过加温处理,有利于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小杂鱼每3天投1次,日投饵量总体掌握:小虾体重的10%,中虾体重的5%,大虾体重的4%。投饵量应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进行调整。投饵次数:一般每天12次,分上午、傍晚投喂,以傍晚为主,占全天的70%以上(红螯螯虾有明显的昼伏夜出的习性)

日常管理:换水。前期以加水为主,透明度为25~30厘米。中后期,一般1015天换1次,透明度为3040厘米。有时可采用微流水养殖。在养殖中后期可以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底质和补充钙质,促进脱壳,每亩生石灰用量20千克,全池泼洒,从而达到稳定水质、改善养殖环境的作用。巡池。早上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饵料。中午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池水变化,傍晚主要是观察虾体活动及摄食情况。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做好防逃工作。

结果:红螯螯虾养殖面积50亩,共投放规格26厘米苗种33.5万尾,平均亩投苗量6700尾,养殖时间7个月左右,亩平均产量140千克。59月共培育2厘米以上苗种120万尾。

优势:土池育苗虽然比室内水泥池育苗成活率低,但土池育苗培育出的苗种质量好,养殖成活率高,采用普通泡沫箱或塑料方桶内孵化,苗种规格整齐,且育苗成本低,易于推广。

交流讨论

1.土池越冬

以福州地区为例,当年4月份放养5厘米左右苗种养到10月大部分成虾性腺成熟,开始抱卵发育。通过温棚保温冬天水温可以保持在15℃以上,可以正常越冬。根据试验比较土池自然越冬比水泥池成活率高,效果好。

2.土池育苗

面积最好在1~3/口,水体必须经过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侵,苗种暂养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同一批苗种最好放在相同地方培育,底部应投放隐蔽物,避免红螯螯虾相互残杀。

3.定期挑选

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雌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最好每月挑选一次。这是红螯螯虾养殖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

4.水质对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

水温是红螯螯虾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耐受范围在5~35℃,最适合的生长水温在2531℃,低于20℃或高于35℃摄食下降,生长速度缓慢。低于10℃,成虾停止生长。长时间在9℃以下成虾也会死亡。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最好不低于3毫克/升,若长时间低于3毫克/升,会影响其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59。孵化期应在7以上,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脱壳生长,会增加脱壳死亡或延长脱壳时间,水质最好中性偏碱。

      福建罗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在文


转载及征稿声明

版权合作,请联系:yuk@ffrc.cn,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请注明“微信公众平台”字样。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网址:http://kxyy.fish.cn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