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阳山之眉,寻山问水——阳山山水寻踪研讨会掠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阳山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一度从属阳湖县。因阳山之北为烟波浩渺的古阳湖,清中叶以湖为名设阳湖县,辛亥革命后阳湖归属常州武进。秉江南之灵气,承天目山之毓秀(属天目山山系),有山曰阳山,有湖曰阳湖。阳山化石为土,盛产稻米、水蜜桃;阳湖水质清洌,盛产鱼虾。



农人往来于田间湖上,忙时种桑种稻,闲时养鱼养虾,生活富庶。后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阳湖消失,只留下了一弯九龙潭,再加上连年战争,很多家族被太平天国、日本人灭族。民国时期,鸿桥一带倒成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主要因水灾而起),侥幸活着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从此阳山一带大量土地荒芜,美丽的鱼米之乡成了不泽之地。



建国后,人们复耕还田,阳山又重现十里稻花香,渔桑天天忙。



我们踏着旧迹,寻找那些变化着的历史,只为记录这曾经的辉煌与沧桑。2017年12月29日,鸿桥村、住基村的一部分知晓当地历史的村民,在田园东方拾房书院,共同探寻阳山的山山水水,古往今来……在不久的将来,在阳湖旧址,我们将会看到那些曾经的生活痕迹……




相关知识链接


[ 九龙潭 ]


阳湖位于今天的阳山一带(旧时太湖和芙蓉湖之间,今天的鸿桥村就是老阳湖的湖底),辛亥革命时,江南大旱,阳湖消失,但九龙潭得以保存,其水清洌,水质好,盛产青鱼、螺丝,为当地之美宴。其出产的鲢鱼苗,大量销往东北、朝鲜等北方寒冷地区(东北一带气候寒冷,鲢鱼可以产仔,但受精卵无法孵化,故每年从无锡引进大量鱼苗。)成就了东北冬季捕鱼的特色美名。原无锡县养殖场(今洛社林庄)和鸿桥一带,是其主要鱼苗供应地。



阳湖消失以后,人们围水造田,曰圩。河边滩浅水缓的地方,渔人修船于此,便于下水作业,尤以戴溪安阳张氏为大。作为阳湖一个小岛,大长圩繁盛达五百年之久,创造了丰富的江南渔文化。鸿桥原本是阳湖边上的一个小村,村民农忙时节种稻养蚕,闲时捕鱼,成就了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后来阳湖消失,鸿桥村扩大,但其以渔稻为主的模式并没有改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产生活重心才有所改变。



鸿桥村地势较低,有时候需要把低洼处的水运到较高处,以满足灌溉需要,调节稻田水位,于是乡民们发明了水车,人站在水车上不停的踩,把低处的水通过水车的转动,传送到高处,保证了农田需要,也是非常具有江南特色的一件农事。




阳山因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然而太平天国时,却有很多人满门被杀,阳山脚下曾一度血流成河。原来兴盛于此的安阳张氏,也从此衰落。新渎河边的谈半城——曾经占据半个无锡县的谈氏家族,也难逃此劫,后来才有唐、钱等家族的兴起。兴衰荣辱,都在历史的烟云里了。



时间进入21世纪,因施工需要填土,阳山脚下挖了个人工湖——阳山湖,因其位于阳山旅游核心区阳山脚下,逐渐被人们熟知。而那个见证了阳山几千年历史的阳湖,却鲜有人知道了。阳山湖水深几十米,水质良好,水温稳定,成了冬泳爱好者的乐园。若干年后,大多数人记得的大概只有阳山湖了,谁还记得那个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阳湖呢?



[ 古运河 ]


古运河若干段及支流早在秦汉时期即已形成,原本是自然河道,已初步形成水网,后随炀帝派人贯通,才有了今天大运河贯通各支流的样子。人工疏通的河道,其长度大概只有运河总长度的十分之一。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京杭大运河的疏通,对于缓解南北物资运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因此繁荣了一批水运码头城市,比如扬州。京杭大运河过扬州城后,进入丘陵地带,其地势高于江南。聪明的先民们,先把低处的水缴上去(古代一种挡水工程),解决了河水的落差问题,再利用平船浮力大的特点,让船由低处到高处顺利通过。



惠山,阳山都属天目山山系,太湖水由西太湖流向东太湖,周期为365天。无锡季姓,根据这一规律,治河有功,因此江南无大水患。在斗门这个临水(运河和长江交汇处)小镇,单单茶馆就有42家,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后来由于航运的衰败,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兴起,城市兴衰更迭,不断变迁。



江南密布的河网,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南北物流交通,还给我们留下了另一笔财富:丰富的与水有关的古地名,以及因水而生的习俗、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比如,与水有关的地名像渡、圩、堰、埭等;除夕夜敬神灯、每年开捕时期的宣卷仪式等,都是水运时代留给我们的深刻记忆。



,十七、十八世纪起,由于长期极端贫困和精神上的空虚,,借此祈福消灾,完成精神上的寄托。



注:宣卷,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仪式,请和尚来念经,消灾祈福。或是在水稻发棵后,为了不让它再长,放掉田里的水,此时较为清闲,便举行扯天灯、宣卷仪式,以此祈福风调雨顺。



扯天灯: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因江南水乡,农村多种水稻,副业捕鱼捉虾、驶舟航船等等皆与“水”有深厚的缘分,所以农家对“水官生日”特别重视,多于此日“斋三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斋三官”之俗起源甚早。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关注拾房书院公众号或是

扫描添加拾房书童私人微信

各种经典活动早知道


文章中所使用图文内容著作权始终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得同意擅自使用均属侵权行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