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记忆中的童年:纯真快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砂堆是最快乐的游乐场


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温馨回忆一件件感人的旋律,快乐回想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帮父母洗衣服、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看到妹妹弟弟出生,第一次学骑单车......那一刻刻, 那一个个镜头,瞬时浮现在你的眼前。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负担最重的一代,但是也是幸福的一代,是创业最好的一代,也是发展最好的一代,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70年代出生的孩子,就就业而论,没有太大的压力,目前,不有很多70年代出生的人拿到中产阶级的“金钥匙”了吗?

记忆中,农村父辈们的教育方式极为简单:你们要好好念书,好好做人,至少要会写字!我却要为父辈朴实的教育方式点赞,简单的教育方式却隐藏大智慧。因为,那个年代教育出的孩子大部分是勤于动手脑动、勤劳、善良、朴实、有团队协作精神、生活独立能力强、善于满足......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就会做各种家务,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些优点不正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插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我的家乡位于距离县城120公里以外的农村,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小镇,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小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七、八十年代虽然物质极为匮乏,但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每当我绘声绘色的回想起童年时代的趣事时,那些点滴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声在我心中旋绕,一旦迸发就是那么滔滔不绝......

老师:我们最爱的人


老宅门下:快乐的听故事

我所在的村子里几乎都是陈姓,发小除了村头的十几个外姓小伙伴,其他30多个都是家族里的兄弟姊妹和小侄辈。最怀念是一位堂奶奶,嫁入陈家前是地主家千金小姐,她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好奶奶,上过学堂,我们对她崇拜得不得了。她家老宅翻新时,位于村口路边象征陈家权威的大门死活不让拆,那古老的老宅门便孤独地伫立在村口。因为有了一群孩子,它并不孤独,宽敞的大门、整齐的石凳,磨得发亮的石台阶,是我们玩耍最理想的场所之一。长辈们说不让拆是为了思念她丈夫,四爷爷解放前去泰国一直没有回来。我们朦朦胧胧最初认识的孙悟空、林黛玉、关云长等人物都是从四奶奶口中知晓。四奶奶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白净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斑点,她还会唱京剧呢。孩子们最爱缠着她问,年轻时候很美吧?服侍您的丫鬟有几个呀?四奶奶会假装生气地说,解放啦,不提过去的事!她经常穿着干净的衣裳端坐在老宅门下,眺望远方,孩提时代不明白她为什么老是坐在那里。现在明白,她是在等待那个永远等不到的人!没有入学的孩子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匆忙为弟妹梳洗一番(没有吃早点的概念),背上弟弟拉着妹妹一路狂奔,当然,我也不例外,走得那么急干嘛?为的是赶到老宅门听她讲故事。当我们赶到时,其他的小伙伴们早已等候于老宅门下。看到我们都差不多到齐,奶奶便开始讲故事,她讲得认真细致,我们听得入迷忘神,好多时候都是母亲们手持长棍声色俱厉的催促,才肯回家。记忆犹新是当她讲到宝玉娶宝钗黛玉香消玉损的片段时,女孩子们哭了,呵呵,最早关于爱情的感知!而讲到关云长遇害,男孩子们义愤填膺......她向我们讲述穆桂英挂帅、岳飞精忠报国、聊斋神话故事。最喜欢听却还是《西游记》。老宅门下听故事一直持续到四奶奶逝去而终止,回想起来,奶奶还是为我们灌输一些道德礼仪知识,如:吃饭不要发出响声、端碗要掌心向上、到别人家串门不能坐这不能碰那、要怎么孝敬父母等等。村里人都说,陈家的孩子们最懂礼貌,这都是四奶奶的功劳。后来,考上博士的十一叔评价四奶奶是成功的女“教育家”。如今,老宅门已经彻底消失,而曾经给予我们学前教育的四奶奶的故事,我们会把它延续下去。

已经成为市级文物的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我们的快乐“儿童之家”

陈家大院位于村子中心,目前被列为普洱市级文物保护,它的主人,陈华澡爷爷是革命烈士,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很多......

解放后大院所有权归属于政府,它属于上下两层木结构的四合院。当时,年龄稍大的哥哥、姐姐们有的已经上初中,有的在县城上高中。假期,是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们最期盼的时光,哥哥姐姐放假回家,都会给我们带来外界的各种信息(要知道,有多少人还没有去过县城!)。因为当时农村电力资源很匮乏,做饭都是靠烧木柴,假期最繁重的家务活就是上山砍柴。早晨太阳还没露脸,就能听到母亲们吆喝孩子上山砍柴的叫喊声,(声音越大,孩子们越觉得不好意思,生怕别的小伙伴说自己懒),所以说,农村母亲们挺聪明的,她们叫喊声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砍柴路上,一路欢歌笑语,哪里是做苦力活,分明就是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路上几乎都能见到上山砍柴的叔伯大爹、大妈们,还有同龄的其它寨子的小伙伴。偶尔学着哥哥们对着大山吼几声,好不痛快,有的男孩子边砍柴边寻找鸟窝掏鸟蛋,大人们看到这情形会制止他们的行为。女孩子们一般都是由哥哥砍好直接放上肩膀,空闲时间采采花,编个花环戴在头上比比美什么的。挑柴回家途中,男孩子会被小河中的自由游弋的小鱼所吸引,把柴丢一旁,不捉到手不摆休,可以玩到傍晚才回家,父母跟本不用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

        儿时最向往的地方最高“学府”:中学


中午,父母不再安排做家务活,为的是让我们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大院便是最好的去处,放假前,长辈们已经把生产用具搬回各自的家中,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空间。在哥哥们号召下,30多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年龄最小的只有八、九个月。上高中的哥哥们理所当然地当起“小老师”,挂一块小板子,手里握一根小木棍(没有粉笔,就用木碳代替),教我们认识1、2、3、4......,a、o、e......,点横竖撇捺......,他们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教会我们读写最简单的八个汉字:大小多少,日月水火。还教我们唱国歌,反复反复地教。哥哥们那认真劲儿,还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他们还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制定奖励机制,对字写得好的孩子奖励一本小楷本,那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了得到那本小楷本,我们也使劲努力过。上初中的哥哥姐姐们则带领更小的弟妹们玩游戏(同时,还要照顾2岁以下的孩子)。记忆中,游戏有很多种:打泥巴、吹电池盖、弹玻璃珠、捉迷藏、老鹰叼小鸡、用手背背小石头(方言称为跌子)斗鸡、瞎子摸鱼。没有玩具,自己动手制作。摘几朵一种相似向日葵的黄色小花朵代替羽毛球,没的球拍,捡回竹笋壳去掉茸毛几层缝制在一起很牢固。没有乒乓球桌及球拍,在地面上画一桌子,用小圆凳子当作球拍。没有橡皮筋,把废弃的旧衣服剪成条,连在一起......很具有智慧哦。大院成了欢乐的海洋,没有更多的玩具、也没有更多争吵,孩子之间是那么的真诚,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及和谐、快乐。后来,有的哥哥姐姐相继上了中专或大学,有的外出打工。大院二楼的晒台上,虽然少了他们的身影,但依然有很多的小脑袋在晃动,游戏的玩法日新月异。大院不但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快乐娱乐场,其实更是我们早期的“儿童之家”。

          小学同学之间的最好情谊留念:手抄一首歌送给你


父辈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快乐阅读的图书

家族中有位四嫂,虽然称她四嫂,其实她的年龄和我母亲差不多,因为四哥是老师,她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要好得多。她是个热心人,村里的大无小事都会请她帮忙,在陈氏家族里,她的威信很高。在哪个没有电视、网络毒瘤的年代,孩子们获得知识唯一的途径就是书刊。她的三个儿子受四哥的影响,都是小说迷。她不惜一切买了好多小说书。我父亲也像她一样,希望我们多读书,竟然为我们花钱订《家庭医学》、《大众电影》、《奥秘》杂志,还买了四大名著、霍元甲、平原枪声等小画书,小说有《钢铁是怎要炼成的》、《保卫延安》......此举在村里是相当的了不起啦!孩子们经常聚集在我家看书,新书旧书看了又看,翻了又翻。她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父亲商量,两家把书互相交换。每当月中,我们都在陈家大院门口等待邮电所马大爷的到来,他不但为我们送来父亲征订的杂志、小画书。最重要的是,四嫂家的精装本的金庸、古龙的小说书也随之到来(价格昂贵)一般人家买不起。金庸、古龙迷的哥哥们把自己装扮成杨过的样子,在陈家大院内比武......我们则把自己幻想成白衣飘飘的“姑姑”,古灵精怪的陈三兄弟一直自称“韦小宝”,一张口便是:姐啊,什么马难追......。那时只是懵懵懂懂的读小说,有的生僻字还要标注拼音哦。当时,最能引发共鸣的是:新华字典就是一位好老师。我现在还保持着时不时阅读新华字典的习惯。所以,儿童时代只能说看书,用“阅读”这一动词,似乎有点亵渎。哥哥们知道我们看不懂,会把小说要表达内涵对我们进行粗略讲解,但我们也是似懂非懂。记得五大爹家的大哥对我说,读小说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看画书远不及读小说,画书画不出人物心理活动,而文字能把人物即将做下一个动作、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的淋漓尽致,一辈子受用。后来的后来,在外地在工作的大爹、叔叔、婶婶、孃孃们带回来好多书,让我们的视野拓展到外国文学,(上初一的时候,年轻的语文老师很惊讶我们农村孩子竟然知道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在长辈们的教悔下,我们会毫不吝啬把书搬到大院内,与伙伴们共同分享。如今,发小们都已为人父为人母,家族中多阅读一本好书的习惯至今未变。

            最喜爱的“水果”:桑葚


童年最敬重、最爱戴人是的父亲的母亲,我的奶奶,她是一位有着超常人的超大嗓门(可以和农村现在的大喇叭相媲美)她心灵手巧、坚强、刚正不阿、充满智慧、又不失女性温柔贤淑善良......在那个极为残酷的年代,她勤俭持家,以她独特的方式抚育九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是中国式好母亲的典范。她的子孙后代牢记她的教悔,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快乐地工作着,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

     狗狗及猫咪是我们的忠实“小伙伴”


最难忘的:“六件事”

农村孩子5岁起就开始学做家务活,“人小鬼大”,不但闹出了许多笑话,也成为整日劳作的父母们在田间地头小憩开心大笑的故事来源,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快乐的童年的“图画”里,着上上重重的一彩。

难忘事件之一:没有自来水,父母早出晚归,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不是做作业,而是担水生火做饭,由于水井很深,孩子们常常把水桶放进井里弄不出来,几个寨子共饮一口井,家长们深夜点火把打捞水桶的场景颇为壮观。

难忘事件之二:集体放牛,周末为了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在长者的带领下,把牛牛赶到集体草场,还会“偷”家里的小画书和其它村的孩子交换,下午骑在牛牛背上优哉游哉回家。由于贪玩常有牛牛偷吃别人家的庄稼引发邻里纠纷,其实也就是大人们口头说说而已,不会因为那点小事翻脸。

难忘事件之三:男孩女孩们常常集体到小河边洗衣服,换错解放鞋、白球鞋,害得母亲们挨家挨户找鞋。

难忘事件之四:到两公里外的大山茶地采摘百年老树茶,忙于摘野果和捡菌子,把装有茶叶的口袋扔在太阳下爆晒,闷坏茶叶(这种茶叶很贵,现是是600元一公斤)。

难忘事件之五:街子上的小商贩到村里叫卖凉粉米线、冰棍。无奈嘴巴太馋,加之小商贩怂恿,小伙伴们一合计,集体赊账。5分钱一大碗米线凉粉!2分钱一根水果冰棍!记得有个妹妹吃完还在舔碗,卖东西的大妈于心不忍,免费又给她半碗。缺钱的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达到最高境界。

难忘事件之六:父母分配到小河边放鸭鹅,为了能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大家共同出谋划策,把它们统统扔进菜地的深井中,结果,全部冷死。罪魁祸首之一的哥哥勇敢地承担所有的责任,父亲没的打他而是在院子里划了一个圈,罚站半个小时。

     老茶树上无数的花开花谢轮回,见证我们的快乐童年


我们的童年,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纯真得不像话。有人也许会说,快乐中有隐隐的心酸。其实不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练就一身的本领,最要感谢的人是父母,给予我们太多的宽容和无限的爱。父母有那么的农活要干,他们从来不会帮你做事,而是要你自己想办法做事,遇到难题,往往回应一句:自己解决。举个例子:5岁的弟弟一个人在家,看到县城鱼苗站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卖鱼苗,他竟然向堂嫂借50元钱,买了草鱼、鲤鱼苗分八次送到渔塘放养(奶奶就在他身边,她不允许其他人给予帮助)。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不是所有的5岁的孩子都能那样做。

           纯天然手工蔗糖(我们称之为红糖),曾经,上面留下我们无数的牙印


现在农村孩子比起我们,各种条件很优越,但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农村孩子因为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以及教育环境、生活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接触和选择新事物的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他们甚至没有机会,要么读书走出去,要么辍学走出去。城市孩子教育条件、物质基础、文化涵养、综合素质,展现自己等方面显然有很多优势,他们有很多很优秀。城市孩子也好,农村孩子也罢,还是在于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尽管如此,我觉得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城市的生活固然令人向往,但是农村的生活记忆却带给我们更多的欢乐。

放眼未来试问: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谁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本人不敢轻易下结论,相信很多好友已然心中有数。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农村孩子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